摘要背景:心源性休克(CS)是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最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超过50%。炎症反应与CS和AMI的病理学有关。在本研究中,我们旨在评估入院时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AMI并发CS患者中的预后价值。<br> 方法:连续收集2013年至2020年,一共217例AMI后发生CS的患者纳入了我们的研究。我们采用YoudenIndex方法为找到NLR的截断值,后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第一组≤7.3,第二组gt;7.3。研究的主要终点是30天全因死亡率,次要终点是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包括全因死亡率、室性心动过速/室颤、房室传导阻滞、胃肠道出血和脑卒中。先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来探究NLR与研究终点的关系。<br> 结果:我们发现,与NLR≤7.3比较,NLRgt;7.3组的患者年龄较大,淋巴细胞计数较低,入院时心率较快,B型利钠肽、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肌酐均较高(均plt;0.05)。在入院后30天的随访期间,NLRgt;7.3组的患者死亡率显著高于NLR≤7.3组的患者(73.7%对26.3%,plt;0.001)。NLRgt;7.3组的患者的MACE事件发生率也显着升高(87.9%对53.4%,plt;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NLRgt;7.3仍然是30天死亡率(HR2.806;95%CI1.784,4.415,plt;0.001)和MACE(HR2.545;95%CI1.791,3.617,plt;0.001)的独立性预后指标。<br> 结论:本研究显示入院NLR可作为AMI并发CS患者短期预后评估的重要工具,同时NLR是30天全因死亡率和MACE增加的独立预测因子。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0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