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头面颈部大面积皮肤缺损常见的病因有先天性色素痣、瘢痕、神经纤维瘤等。患者对此处的修复要求往往较高。且头面颈部大面积缺损在修复时,易引起面部五官变形,因此头面颈部大面积皮肤缺损在临床修复中是一个难点问题。扩张皮瓣是目前常用的方法之一。根据皮瓣内有无知名血管分为随意皮瓣及轴型皮瓣两种。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尽管轴型皮瓣血运稳定,可修复面积更大,但轴型皮瓣如胸三角皮瓣转移后未断蒂时,患者头颈部需制动而给患者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且部分轴型皮瓣由于皮瓣供区与受区较远而导致皮瓣转移术后和周围正常皮肤组织色泽、质地上存在一定差异。而不带轴型血管的邻位扩张随意皮瓣修复面积有限,无法修复头面颈部大面积缺损。因此,我们考虑能否将扩张皮瓣与延迟术相结合,从而增加随意皮瓣的血运、皮瓣转移后的成活率及扩张皮瓣的可切取面积。从而增加皮瓣选择的灵活性,为患者在临床术式的选择上提供多一种思路。<br> 目的:<br> 探讨延迟扩张的随意皮瓣在头面颈部大面积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为临床实践中延迟扩张的随意皮瓣的设计及患者在头面颈部大面积皮肤缺损修复时手术术式的选择提供借鉴意义。<br> 方法:<br> 本研究纳入了自2019年5月至2023年3月在吉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治疗的10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例、女性6例,年龄最大为44岁,最小年龄为12岁,平均年龄24岁。病变包括有:2例神经纤维瘤,4例色素痣,4例瘢痕。患者切除头面颈部病变面积范围为:6cm*8cm~15cm*25cm。单个患者的病变涉及头面颈部多个亚单位。10例患者共计应用扩张器23枚。所设计的皮瓣并非全部为随意皮瓣,但研究纳入的患者均至少切取了一个延迟扩张的随意皮瓣用于修复。通过回顾性研究对延迟扩张的随意皮瓣的长宽比、面积、成活率、术后并发症等进行描述记录。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比其术前及术后的心理、社会功能变化,调查其对手术决策的整体满意度等。并术后定期随访,观察治疗效果。<br> 结果:<br> 10 例患者均应用延迟后的邻位扩张的随意皮瓣修复大面积缺损,皮瓣成活良好,成活率为100%。患者主观满意度极高,且自觉治疗过程对生活影响较小。患者术后心理、社会功能较术前明显增加,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发现延迟扩张的随意皮瓣长宽比可达2.5∶1而皮瓣成活良好,且无手术并发症。缺损均成功修复,手术修复效果良好。<br> 结论:<br> (1)扩张的随意皮瓣在经外科延迟术后,血运较好,明显好于未经延迟的扩张皮瓣,皮瓣成活率较高。<br> (2)延迟扩张的随意皮瓣用于修复头面颈部大面积皮肤缺损时,邻位随意皮瓣与周围正常皮肤颜色质地相近,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高,且自觉治疗过程对其生活的影响小。<br> (3)扩张的邻位随意皮瓣经外科延迟术后,可设计皮瓣面积增加,皮瓣的长宽比可达2.5∶1而皮瓣成活良好,对于皮瓣设计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0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