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背景:<br>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行全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越来越多,因此各种围手术期的快速康复方案都在被努力探索中。基于安全、简易、便民及可服从性高等特点,我们将探讨术后联合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和蔗糖铁对行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的术后血红蛋白的升降幅度及趋势是否存在有效改变。<br> 方法:<br> 本次回顾性研究对象为2022年7月之前由同一医院的同一位主刀医师行单侧全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选取方式为连续性选取150个近期行此类手术的患者,排除不符合回顾性研究设计的患者共12人,最后纳入研究的样本量为138人。其中对照组为99人,实验组有39人。所有患者身体状态均良好,术前检查均无明显手术禁忌。实验组方案为术前半小时静点一剂溶解在100毫升生理盐水中的氨甲环酸(20mg/kg),手术若超过三小时则再次静点一剂溶解在100毫升生理盐水中的氨甲环酸(1g),反之不静点,并在缝合完毕第一层结构后,在关节腔内注入溶解在10毫升生理盐水中的氨甲环酸(1g)。术后常规每日皮下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10000iu),并于术后静点一剂溶解在250毫升生理盐水中的蔗糖铁(200mg)(不少于两次)。对照组方案与实验组方案大致相同,仅术后不再每日皮下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并且将蔗糖铁改为仅静点250ml生理盐水。所有患者术中均不下引流管,术后常规静点头孢类抗生素用于预防性抗感染,并每日皮下注射肝素类抗凝药物(出院后继续口服阿司匹林1个月)预防血栓形成,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尽早下地锻炼,其它将根据患者特殊情况进行对症支持治疗。监测所有患者术后第一天、第三天、第五天的血常规、血清铁,根据血红蛋白和血清铁数值上升或下降的趋势及幅度来评估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及蔗糖铁的联合使用对于行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作用及效果大小。<br> 结果:<br> 本次回顾性研究的数据收集了两组患者血红蛋白第一天与第三天的差值(HB1-3)、第五天与第三天的差值(HB5-3)及第一天与第五天的差值(HB1-5),分析结果显示两组HB1-3和HB5-3的差值不存在统计学差异(THB1-3=1.802,PHB3-1=0.074;THB5-3=-1.404,PHB5-3=0.064),两组HB1-5的差值具有统计学差异(THB1-5=2.628,PHB1-5=0.011)。两组术后前三天血红蛋白总体大部分都呈下降趋势,之后处于稳定或呈上升趋势。同时也收集了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血清铁第三天与第一天的差值(Fe3-1)及第五天与第三天的差值(Fe5-3),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TFe3-1=5.309,PFe3-1<0.001;ZFe5-3=-3.183,PFe5-3=0.001)。<br> 结论:<br> 由以上数据可以得出,联合使用铁剂与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似乎能促进体内铁离子的再分配及优化利用,从而促进人体血红蛋白的生成,能够使得患者术后整体的血红蛋白水平处于更加平稳状态,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但在分步探索时发现其对于患者术后前三日血红蛋白的下降幅度、后两日的上升幅度以及变化趋势、拐点似乎没有显著作用。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9
- 被引0
- 下载6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