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本研究以麦冬皂苷D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急性低压缺氧运动应激动物模型,考察麦冬皂苷D(Ophiopogonin D, OPD)干预对低压缺氧及运动应激致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br> 方法:采用低压氧舱模拟海拔6000 m,动物被动跑步机强制大鼠跑步作为应激源,建立大鼠急性低压缺氧运动应激模型,OPD(20 mg/kg,ip)提前7天对大鼠进行干预。实验结束后记录大鼠运动位移;检测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AST、LDH、CK、CKMB、LD、MYO、cTn-I);氧化应激因子(SOD、MDA、GSH);HE染色及天狼星红染色评价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HIF-1α、ATF6、CHOP及Bax蛋白的表达。在细胞水平上(in vitro)先建立大鼠心肌细胞(H9c2)缺氧模型,并给予不同浓度的OPD干预,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并确定最佳给药浓度;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细胞上清中LD、LDH、AST和CK释放水平;荧光素酶法检测细胞内ATP含量。此外,我们采用TMT标记的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和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OPD发挥心肌保护作用的潜在机制进行了探究。<br> 结果:动物药理作用(in vivo)结果显示OPD干预可显著提高大鼠运动位移,提高血液中红细胞数量;降低大鼠血清中AST、LDH、CK、CKMB、LD、MYO、cTn-I水平;恢复心肌SOD活力和血清GSH水平,降低MDA含量,并能够抑制内质网应激通路相关蛋白ATF6和CHOP及凋亡蛋白Bax的表达;心肌病理学结果表明OPD干预可减少大鼠心肌间质胶原的含量。细胞水平(in vitro)结果显示在1%O2浓度,缺氧24 h条件下H9c2细胞发生明显损伤,表现为细胞活力下降,细胞上清中AST、LDH、LD释放量增加,而给予不同浓度的OPD干预可提高H9c2细胞存活率和细胞内ATP含量,降低LD、LDH、AST和CK水平。大鼠心肌组织蛋白质组学分析显示,对照组、低压缺氧组和OPD干预组共鉴定出125种差异蛋白。其中3组重叠蛋白有9个,对其中一种蛋白Gpx4在细胞和动物水平进行验证,发现缺氧后Gpx4表达下降,这与蛋白质组学结果及文献报道一致,且OPD干预后其表达恢复,表明OPD对缺氧后的大鼠心肌组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代谢组学结果显示,对照组、低压缺氧组和OPD干预组这3组共筛选出244种差异代谢物。其中3组重叠的差异代谢物有7个,对这些代谢物分析发现在低压缺氧条件下上述差异代谢物改变使谷胱甘肽合成必需的半胱氨酸和谷氨酸代谢异常,导致总GSH含量的降低。这可能是低压缺氧导致细胞内GSH代谢障碍引起心肌损伤的重要机制,而OPD干预后GSH水平恢复。<br> 结论:OPD显著改善低压缺氧造成的心肌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调节GSH代谢,抑制心肌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水平有关。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0
- 被引2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