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br> 甲状腺结节(thyroidnodule,TN)是正常甲状腺组织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肿块,多见于伴有焦虑障碍的妇女、老年人群,近年来其发病率逐渐增高,但机制不明。结节依照其组织病理及疾病行为分为良性及恶性,临床上针对良性TN的主要处理方式为随访、西药治疗、中药治疗,其中中药以效果良好且副作用小的优点越来越受患者接受。多项研究表明平消胶囊具有消瘿除瘤之效,能有效减少TN的产生,其作用与增加TN细胞的凋亡有关。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是具有调节细胞免疫和代谢的活性细胞因子,可通过多种途径调控细胞的增殖与凋亡,因此本研究对良性TN患者使用平消胶囊药物治疗,通过检测结节的大小变化、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及IL-1β水平的测定,试探讨平消胶囊治疗良性TN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是否与IL-1β相关。<br> 方法<br>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00例经细针穿刺细胞学病理为良性的TN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治疗组各50例,同时招募甲状腺B超正常的健康人50例作为对照组。治疗组加用平消胶囊,疗程为6个月,三组随访期间均食用无碘盐,忌海产品等富碘食物。采用化学分光法测定三碘甲状腺原氨酸(3,5,3''-triiodothyronine,T3)、甲状腺素(3,5,3'',5''-triiodothyronine,T4)、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hormone,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hyroglobulin,ATG)、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nti-thyroperoxidase,ATPO)的水平,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血清中IL-1β水平。比较随访前后观察组与治疗组结节的大小和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比较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IL-1β的水平。<br> 结果<br> ①随访前后,观察组的结节直径大小较前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的结节直径较前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②观察组缩小结节的有效率为12%,治疗组的有效率为70%,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③随访前后,观察组与治疗组的血清T3、T4、TSH、ATG、ATPO的水平较前无统计学差异(Pgt;0.05);④治疗组患者的IL-1β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治疗组的IL-1β水平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治疗后的治疗组IL-1β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br> 结论<br> 平消胶囊能减小良性甲状腺结节的直径;平消胶囊对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甲状腺功能及相关抗体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TN患者存在血清IL-1β水平的紊乱;平消胶囊消结节的作用可能与调节IL-1β的水平有关。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15
- 被引2
- 下载1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