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体受到超过1Gy剂量辐照后可诱发急性放射病,受照剂量在1-10Gy区间内临床主要表现为骨髓受损,调查发现患者受照剂量≥8Gy时致死率可达到100%。本课题组在前期实验中发现经由10Gyγ射线辐照后的小鼠注射LDN193189后在150天观察期内存活率显著提高,并且在辐照后小鼠骨髓粒-巨噬系造血祖细胞中存在铁死亡。本论文以此为基点研究铁含量调控剂LDN193189对辐照后骨髓型急性放射病小鼠损伤的缓解作用及机制。<br> 本论文使用60Co-γ辐射源对小鼠进行全身辐照建立骨髓急性放射病小鼠模型,实验分为四组:0Gy组、0Gy+注射药物组、辐照组、辐照+注射药物组,注射药物为LDN193189、凋亡抑制剂(Z-VAD-FMK)、凋亡性坏死抑制剂(Necrostatin-1)、自噬抑制剂(3-MA)。只有存活率与单个核细胞计数观察实验分组中注射的药物为LDN193189和其他细胞死亡抑制剂,其余实验分组中的注射药物均为LDN193189。不同实验选取不同辐照剂量,存活率实验辐照剂量为10Gy,外周血细胞分析实验辐照剂量为6Gy,其余实验辐照剂量均为8Gy。使用LDN193189和不同细胞死亡抑制剂腹腔注射辐照小鼠,观察其150天内存活率和辐照后第三天骨髓内单个核细胞并计数;制作骨髓切片观察骨髓组织学形态;使用血液分析仪统计实验小鼠外周血细胞中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浓度;通过荧光酶标仪检测实验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中不稳定铁池含量变化;ELISA试剂盒测定实验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中膜铁转运蛋白受体1、血红素加氧酶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和辅酶Q10含量;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实验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力、谷胱甘肽和丙二醛含量;通过蛋白质印迹实验测定实验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内长链脂酰辅酶A合成酶4(ACSL4)和15-脂氧合酶-1(15-LOX-1)表达水平。<br> 本论文主要结果有以下三点。1、LDN193189可以区别其他细胞死亡抑制剂提高辐照小鼠存活率,延长生命周期,提示铁死亡为辐照后小鼠主要细胞死亡方式,且LDN193189经由铁死亡方式缓解骨髓单个核细胞内辐照损伤。2、LDN193189进一步在骨髓组织形态和外周血细胞中都具有显著缓解辐照损伤情况,并主要通过恢复不同种白细胞数量提高辐照小鼠免疫力缓解辐照损伤。3、小鼠全身辐照后骨髓单个核细胞内不稳定铁含量增加、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增加、ACSL4与15-LOX-1表达降低被消耗;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谷胱甘肽、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血红素加氧酶1抗氧化物含量降低,表示辐照后骨髓单个核细胞内铁含量升高、脂质过氧化产物增多并伴随抗氧化系统抑制,诱发铁死亡。LDN193189可通过降低不稳定铁含量、氧化产物丙二醛抑制辐照氧化,并联合增强抗氧化系统中谷胱甘肽、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血红素加氧酶1分子水平,提高清除活性氧能力,发挥保护骨髓单个核细胞免受铁死亡侵害作用。<br> 本论文有以下两个创新点。1、将铁含量调控剂LDN193189用于骨髓性急性放射病小鼠治疗研究,并首次取得显著治疗效果,可将致死剂量辐照后的小鼠在150天内存活率延长至60%。2、从铁水平、脂质过氧化与抗氧化系统因子方向,以铁死亡机制解释LDN193189对骨髓型急性放射病小鼠骨髓损伤的缓解作用。本论文由辐照后诱发骨髓铁死亡为切入点,加入新药物试剂元素LDN193189探究辐照后小鼠骨髓损伤缓解机制,为骨髓型急性放射病加入新治疗靶点并为辐射防护药提供新开发方向。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0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