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br> 比较经皮肾镜、输尿管软镜及智能控压吸引系统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直径>2cm肾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br> 方法<br> 收集2019年1月-2022年3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采用经皮肾镜、输尿管软镜及智能控压吸引系统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直径>2cm肾结石的90例患者(每组30例),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br> 结果<br> 手术时间经皮肾镜组(54.1±22.7)min,输尿管软镜组(53.9±27.0)min短于智能控压吸引系统联合输尿管软镜组(81.0±28.2)min,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输尿管软镜组(3.2±2.1)ml,智能控压吸引系统联合输尿管软镜组(5.7±4.5)ml少于经皮肾镜组(16.1±17.2)ml,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住院时间输尿管软镜组(1.2±0.5)d,智能控压吸引系统联合输尿管软镜组(1.5±1.7)d短于经皮肾镜组(6.4±5.2)d,有统计学差异(P<0.05)。住院费用智能控压吸引系统联合输尿管软镜组(2.3±0.4)万元少于输尿管软镜组(2.7±0.4)万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皮肾镜组(2.6±0.7)万元与其余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发热发生率输尿管软镜组33.3%高于经皮肾镜组10.0%,智能控压吸引系统联合输尿管软镜组3.3%,有统计学差异(P<0.05)。肾盏颈口撕裂出血发生率皮肾镜组3.3%,输尿管软镜组0%,智能控压吸引系统联合输尿管软镜组0%,无统计学差异(P>0.05)。肾盂肾盏黏膜损伤发生率智能控压吸引系统联合输尿管软镜组3.3%低于经皮肾镜组26.7%,输尿管软镜组40.0%,有统计学差异(P<0.05)。肾周血肿发生率经皮肾镜组3.3%,输尿管软镜组0%,智能控压吸引系统联合输尿管软镜组0%,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经皮肾镜组73.3%,输尿管软镜组20.0%,智能控压吸引系统联合输尿管软镜组46.7%,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r> 结论<br> 经皮肾镜、输尿管软镜及智能控压吸引系统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直径>2cm肾结石都是可选择的,经皮肾镜在清石率方面最有优势,但并发症发生率高且较严重。智能控压吸引系统联合输尿管软镜清石率高于输尿管软镜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智能控压吸引系统安全高效值得推广应用,3种术式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0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