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br> 探讨消化性溃疡(Pepticulcer,PU)合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并辅助基于微信平台实施心理干预后对其临床疗效及不良情绪的改善作用。<br> 方法:<br> 结合纳排标准,将2019年12月~2021年12月内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PU合并焦虑、抑郁不良情绪患者共计381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结合去除失访及终止参与,最终对照组及干预组各186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与用药指导,干预组在基础治疗上增加基于微信平台的心理干预。收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胃镜检查结果、病理结果、碳呼气试验结果、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结果,结合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情况,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同时通过克朗巴哈系数α值对SAS、SDS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并对性别、年龄、溃疡部位及大小、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yi,HP)、文化程度等混杂因素进行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发现可能的独立因素。<br> 结果:<br> 1.SAS(α=0.759)、SDS(α=0.863)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累计方差贡献率均>80%)。<br> 2.年龄≤45岁(OR=3.263,95%CI:1.009,10.552)、溃疡≥1cm(OR=0.340,95%CI:0.163,0.708)、HP阳性(OR=0.394,95%CI:0.195,0.794)和心理干预(OR=5.362,95%CI:1.700,16.917)是PU患者治疗显效和有效的独立因素。<br> 3.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相较对照组,总体治疗有效率提高(x2=10.175,P<0.05);溃疡愈合情况改善明显(x2=5.332,P<0.05);消化道症状减少:腹痛(x2=9.377,P<0.05)、烧灼感(x2=8.165,P<0.05)、反酸(x2=4.272,P<0.05)、恶心呕吐(x2=6.168,P<0.05)、纳差(x2=7.096,P<0.05);焦虑(x2=19.546,P<0.001)及抑郁人数下降(x2=7.269,P<0.05);生活质量评分提高(x2=0.03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HP清除率(x2=0.271,P>0.05)及治疗依从性(x2=1.165,P>0.05)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r> 结论:<br> SAS、SDS可用于做PU患者焦虑、抑郁情况的调查和测评。年龄、溃疡大小、HP状态和心理干预是PU患者治疗有效的独立因素。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为PU患者提供基于微信平台的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不良情绪,缓解消化道症状,促进溃疡愈合并提升生活质量。基于微信平台的心理干预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3
- 被引0
- 下载4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