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西北地区地域辽阔,气候适宜广义丝膜菌属 Cortinarius s.l.真菌生长。本研究在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地开展广义丝膜菌属真菌资源考察工作,采集广义丝膜菌属真菌标本共 296 份,使用改良 CTAB 法和单克隆等方法提取标本总 DNA,对 ITS(非转录间隔区)片段进行扩增及测序,使用RAxML v.8.2.10 软件基于最大似然法 ML(Maximum Likelihood)构建系统发育树,结合形态特征进行物种分类与鉴定,并对西北地区广义丝膜菌属真菌的经济价值和分布规律进行了统计分析。主要研究结果有:<br> 1. 共鉴定出西北地区广义丝膜菌属 143 个系统发育种,其中金丝膜菌属Aureonarius 1 种、托柄丝膜菌属Calonarius 22 种、狭义丝膜菌属 Cortinarius s. str. 99 种、囊丝膜菌属Cystinarius 2 种、黏盖伞属Phlegmacium 12 种、撒克斯特腹菌属Thaxterogaster 7 种。其中,狭义丝膜菌属内 subgenus Camphorati 13 种、subgenus Cortinarius 1 种、subgenus Dermocybe 4 种、subgenus Illumini 1 种、subgenus Infracti 4 种、subgenus Iodolentes 2 种、subgenus Leprocybe 2 种、subgenus Mycacium 5 种、subgenus Telamonia 66 种、subgenus Laeti 1 种。其中中国新记录种 14 种,甘肃省新记录种9种,青海省新纪录种3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记录种7种,疑似新种66种。<br> 2. 分布规律分析结果显示,托柄丝膜菌属及狭义丝膜菌属物种广泛分布在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等地。黏盖伞属物种在新疆和甘肃两地分布校多。撒克斯特腹菌属物种仅在甘肃陇南市和新疆伊犁州、哈密市等地分布,囊丝膜菌属物种仅分布在甘肃省陇南市。<br> 3. 资源评价结果显示,西北地区广义丝膜菌属有已知食用菌 15 种,已知药用菌5种,无已知的毒菌分布,但其中127种食毒性尚不明确。<br> 本研究初步厘清了西北地区广义丝膜菌属真菌的物种多样性、分布规律和部分物种的经济价值,以及与其他地区的广义丝膜菌属区系特征方面的区别,可为西北地区广义丝膜菌属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持。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0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