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与意义<br> 在前期发现人长腭、肺和鼻上皮克隆1基因(BPI-fold-containingfamilyBmember1,BPIFB1)在人肺腺癌发展中起作用的基础上,本研究拟深入探究该基因和其上下游相关基因在肺腺癌细胞中的表达与作用,以及参与BPIFB1促进人肺腺癌细胞转移的机制。<br> (1)探究BPIFB1基因在肺癌中的表达模式及其临床意义。<br> (2)转录因子USF1调节BPIFB转录表达的机制。<br> (3)BPIFB1通过激活JAK1/STAT3信号通路促进肺腺癌细胞转移的机制<br> 方法<br> 1.组织层面:<br> 选取80例肺腺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组织标本用免疫组化检测BPIFB1蛋白的表达情况。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组进行统计分析BPIFB1蛋白表达高低与转移分化的预估价值。<br> 2.细胞层面<br> 以人类肺腺癌细胞系为工具,检测不同细胞系中BPIFB1表达,筛选高表达BPIFB1蛋白的细胞系利用CRISPR/Cas9系统的基因编辑技术进行基因敲除;而低表达的细胞系进行过表达。建立稳定细胞株进行细胞生长迁移和侵袭相关指标检测。<br> 3.分子层面<br> 通过生信分析方法明确BPIFB1基因启动子区域及能与之相结合的转录因子,经过筛选最后得到转录因子USF1。构建过表达USF1质粒和siRNA后转入细胞内,验证BPIFB1与USF1两者的相关性;构建BPIFB1野生型启动子pGL3-basic质粒和BPIFB1突变型启动子pGL3-basic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来明确USF1与BPIFB1相结合的区域。利用生信分析确定BPIFB1可调控的下游通路,通过筛选得到,BPIFB1可以通过白细胞介素-5(Interleukin5,IL-5)激活JAK1/SATA3通路对细胞进行调控。<br> 结果<br> 1.BPIFB1蛋白高表达与肺腺癌患者显著缩短的OS相关,且高表达BPIFB1蛋白的细胞系细胞生长迁移侵袭能力强。<br> 2.公开的生物信息数据库的分析结果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说明USF1能够在BPIFB1转录起始点上游的541~551和1122~1135区域与BPIFB1结合。在NCL-H292细胞中进行USF1蛋白的过表达,随后检测到细胞中BPIFB1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而在H1299细胞敲低USF1蛋白,相反的BPIFB1蛋白表达量增加,结果显示两者存在负性调控关系。<br> 3.通路富集分析及JAK1/STAT3通路蛋白检测发现BPIFB1表达增高后,IL-5的表达增高,磷酸化的JAK1/STAT3蛋白及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transition,EMT)相关蛋白表达也增高。表明BPIFB1通过促进磷酸化JAK1/STAT3蛋白表达而促进肿瘤细胞迁移侵袭及EMT过程。<br> 结论<br> 1.提高肺腺癌细胞中BPIFB1的表达水平可促进肺腺癌的发生发展。<br> 2.在肺腺癌细胞中,转录因子USF1能够负性调控BPIFB1的转录。BPIFB1通过上调IL-5,刺激JAK1/STAT3信号通路发挥促进肿瘤细胞迁移侵袭的作用。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0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