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基于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 CCTA )得到的冠脉血流储备分数( CT-derived Fractional Flow Reserve, CT-FFR)通过对CT图像构建患者特定血流模型并用于无创估计 FFR,可作为独立的预后指标用于指导冠状动脉介入治疗。CCTA 冠脉形态学参数病变长度(Lesion Length, LL)与最小管腔直径(Minimal Lumen Diameter, MLD)的四次方的比值(LL/MLD4)能进行冠脉功能性缺血评估,然而其诊断效能欠佳。新型冠脉形态学参数 α×LL/MLD4是 LL/MLD4与入口角(flow entrance angle)α的乘积。α作为描述入口效应的参数,它决定了压降和对充血的局灶血流动力学反应,并且 α会使得 CT-FFR≤0.80 及 CT-FFR>0.80患者冠脉形态学参数的差异明显化。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br> 首先论证新型冠脉形态学参数 α×LL/MLD4 相比传统冠脉形态学参数LL/MLD4,其诊断效能是否更高;其次对比形态学参数 α×LL/MLD4的最优截断值和 LL/MLD4的最优截断值的诊断结果,探讨 α×LL/MLD4是否具有更强的普适性。<br>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了 CCTA 检查的疑诊或确诊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 CAD )患者,收集纳入患者的一般基线资料和CCTA 图像。运用 Qangio CT 软件进行心脏三维重建与冠脉树提取,并完成冠脉管腔分割及形态学参数测量。运用 Ansys 软件进行降阶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及三维冠状动脉树模重建,在3D冠脉树模上获得冠脉病变狭窄处的CT-FFR值。以 CT-FFR 为参考标准,对形态学参数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下面积对比,α×LL/MLD4及 LL/MLD4在不同位置组别上的最优截断值通过 ROC 曲线分析得到的最大灵敏度与特异度之和来确定。最后将整体血管水平下形态学参数的最优截断值应用在其他位置水平进行诊断结果差异分析。<br>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 108例患者的 162根血管,全体患者中 CT-FFR≤0.80组53例(49.1%),CT-FFR>0.80组55例(50.9%);整体冠脉中CT-FFR≤0.80的有 62根(38.3%),CT-FFR>0.80的有 100根(61.7%)。经过分析发现,不同位置水平上的冠脉形态学参数最优截断值都不相同。新型冠脉形态学参数α×LL/MLD4在整体血管水平的最优截断值(≥14.85)应用到全体患者及不同冠脉分支(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等分支)与冠脉各位置 α×LL/MLD4自有的最优截断值得出的诊断结果对比均无明显差异( p≥0.05 )。但将LL/MLD4在整体血管水平的最优截断值(≥2.04)应用到全体患者和左前降支组时,与 LL/MLD4在相应位置的最优截断值(≥1.02和≥0.74)的诊断结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分别有20(18.52%)例患者和28(31.11%)根血管的诊断相反(在整体血管组,α×LL/MLD4较 LL/MLD4冠脉功能性缺血的诊断效能提高了8.7%(AUC:0.849 vs. 0.762, plt;0.001)。<br> 结论:以 CT-FFR 为参考标准,不同位置组别上的冠脉形态学参数最优截断值确实不相同,并且 α×LL/MLD4在整体血管水平的最优截断值(≥14.85)应用在各位置分组上,其冠脉功能性缺血的诊断结果一致性良好,凸显了它的普适性。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0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