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观察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患者左侧Broca区给予阳极经颅直流电刺激(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 tDCS )疗效,并通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来初步探讨tDCS治疗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症的可能机制。<br> 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022年6月至2023年10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症患者5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患者左侧Broca区给予阳极tDCS,对照组患者左侧Broca区给予假刺激。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三周后均采用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 western aphasia battery,WAB )、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量表( Boston diagnostic aphasia scale,BDAE )、中国式功能性言语沟通能力判定法( chinese functional communication profile,CFCP),通过患者治疗前后各量表得分来综合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两组中各纳入6例患者治疗前后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扫描后的数据经RESTplus v1.27软件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后应用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和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两种方法进行进一步的对比分析。<br> 结果:言语功能及疗效评价: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 WAB量表、CFCP量表评分、BDAE分级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组内比较,两组患者的WAB量表、CFCP量表评分、BDAE分级等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在自发言语、命名、失语商AQ、CFCP评分四个方面,试验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评价:治疗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r>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结果:<br> ALFF分析(GRF校正,P<0.05,cluster P<0.05):组内比较:试验组在治疗后ALFF升高的脑区有左侧额下回三角部、左侧内扣带回和旁扣带回、左侧补充运动区、左侧小脑、右侧中央旁回,ALFF下降的脑区有左侧额上回、左侧额中回、左侧颞上回、左侧颞中回等脑区;对照组在治疗后出现ALFF升高的脑区有右侧楔叶,ALFF下降的脑区有右侧海马旁回、右侧额中回。组间比较,治疗后,试验组较对照组ALFF升高的脑区有:左侧额上回、左侧额中回、左侧额下回岛盖部、左侧枕下回等脑区;ALFF下降的脑区有:左侧缘上回、左侧舌回、右侧楔前叶、右侧小脑等脑区。<br> ReHo分析(GRF校正,P<0.05,cluster P<0.05):组内比较:试验组治疗后ReHo升高的脑区有左侧岛盖部额下回、左侧枕中回、左侧枕上回、左侧颞上回、左侧颞中回、左侧中央前回等脑区;ReHo下降的脑区有左侧额上回、左侧顶上回、右侧额上回、右侧额中回、右侧眶部额下回等脑区;对照组治疗后ReHo升高的脑区有右侧楔叶,未发现ReHo下降的脑区。组间比较,治疗后,试验组较对照组ReHo升高的脑区有:左侧额中回、左侧枕中回、左侧颞中回、左侧楔前叶等脑区;ReHo下降的脑区有:左侧额上回、左侧顶上回、左侧楔叶、右侧小脑等脑区。<br> 结论:左侧Broca区tDCS联合常规言语康复治疗可以更好地改善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患者的自发言语、命名能力及失语商,显著提高患者的失语程度评级,增强患者日常生活中言语交流沟通能力,帮助患者更好的回归家庭和社会。另外,本研究创新性的采用rs-fMRI中ALFF和ReHo两种分析方法扫描全脑静息态脑功能,观察到了言语相关脑区的神经活动改变,推测,左侧Broca区阳极tDCS对亚急性期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患者言语功能的改善可能是通过调节言语相关脑网络的神经活动强度及同步性,促进脑损伤后神经功能重组,从而改善患者的言语功能。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0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