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今社会中,脑力疲劳是各种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脑力疲劳会使多种脑认知功能严重受损,包括注意,记忆等,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增加了事故的安全隐患,给社会带来很大危害,所以如何有效的监测评价脑力疲劳逐步成为社会研究的热点。脑力疲劳的研究开始的较早,但主要方法多以量表问卷的方式进行,这种方法以被试的主观感觉为依据,信效度不高,且往往在被试有疲劳主观感时,相应的脑功能已严重损害。<br> 本研究采用能够较好反映脑认知加工过程的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对脑疲劳前后认知能力中的注意能力进行研究。实验被试是从陕西省西安市某交通运输公司招募来的10名长途驾驶司机,连续驾驶8小时作为疲劳模型。实验一,以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诱发驾驶员疲劳前后的P3a成分,研究讨论脑力疲劳对朝向反应(非随意注意)的影响。实验二,以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诱发驾驶员疲劳前后的MMN成分,研究讨论脑力疲劳对人脑信息自动加工的影响。<br> 研究结论:<br> 1.驾驶员8小时连续驾驶后诱发出的P3a波幅显著下降,但潜伏期没有显著变化,被试对靶刺激的按键反应时及正确率无显著改变。说明8小时连续驾驶任务会严重损害驾驶员的非随意注意能力,但同时也提示脑认知加工的速度并无明显变化。<br> 2.驾驶员8小时连续驾驶后MMN的平均面积显著降低,潜伏期没有显著变化,提示驾驶任务前后脑信息自动加工的能力明显降低。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0
- 被引11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