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文献
  • 知识库
  • 评价分析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医学文献>>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针刺治疗偏头痛经穴效应特异性的1HNMR代谢组学基础研究

摘要目的:<br>  应用1HNMR(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代谢组学的技术和系统生物学方法研究针刺本经特定穴、本经非特定穴、他经穴、非经非穴对偏头痛患者血浆代谢物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偏头痛经穴效应特异性的代谢组学基础。<br>  方法:<br>  1.偏头痛患者的血浆代谢组学特征研究:以2004年国际头痛学会(HIS)制定的“头痛疾患的国际分类”(ICHD-2)中无先兆头痛的诊断标准纳入偏头痛患者60人,同时纳入健康志愿者10人为对照组,采用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偏头痛患者的头痛强度;采用1H-NMR代谢组学技术获取偏头痛病人血浆差异代谢物,采用模式识别分析、相关性分析以及多元方差分析等多种多元统计学手段,结合生物信息学手段对偏头痛差异代谢物和代谢图谱进行分析,寻找偏头痛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从而从整体代谢组学角度挖掘偏头痛的关键病理生理环节。<br>  2.针刺治疗偏头痛经穴效应特异性的代谢组学基础研究:采用中心随机方法将纳入的偏头痛病人分为本经特定穴、本经非特定穴、他经取穴、非经非穴四组。分别采用本经特定穴、本经非特定穴、他经取穴、非经非穴四种方法针刺治疗偏头痛,运用基于1H NMR的代谢组学以及多元统计方法比较研究其对偏头痛患者血浆代谢物、整体代谢组学特征的影响,探索针刺治疗偏头痛经穴效应特异性的代谢组学基础。<br>  结果:<br>  1.偏头痛患者与健康志愿者比较,其血浆甘氨酸、葡萄糖、谷氨酸、亮氨酸、甘油、谷氨酰胺、胆碱、磷脂酰胆碱、低密度脂蛋白、醋酸盐、肌酸、脂类、柠檬酸、酪氨酸、乙酰糖蛋白含量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为偏头痛潜在的生物标记物。<br>  2.针刺特定穴组两个疗程后与针刺前比较,低密度脂蛋白、谷氨酰胺、柠檬酸、肌酸、磷脂酰胆碱、丙酮酸盐、丙酮含量明显下降(P<0.05);针刺特定穴组两个疗程后与针刺前比较,血浆胆碱含量明显增加(P<0.05)。针刺非经非穴组两个疗程后与针刺前比较,血浆谷氨酸、甘氨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醋酸盐、酪氨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针刺特定穴组1个疗程后主要能够调整柠檬酸盐,乙酰糖蛋白和磷脂酰胆碱含量(P<0.05),而在针刺两个疗程后则可以调整低密度脂蛋白、谷氨酰胺、柠檬酸、肌酸、磷脂酰胆碱、丙酮酸盐、丙酮含量(P<0.05);针刺本经非特定穴组1个疗程后主要能够调整丙氨酸,谷氨酰胺,谷氨酸,肌酸以及乙酰糖蛋白含量(P<0.05),而针刺两个疗程后反而只能调整脂类含量(P<0.05);针刺他经取穴组一个疗程后血浆所有代谢物都没有发生显著变化,而针刺两个疗程后血浆缬氨酸、丙氨酸,谷氨酸,甘氨酸,醋酸盐,谷氨酰胺,肌酸,葡萄糖,甘油,脂类,酪氨酸,乙酰糖蛋白,不饱和脂肪酸,低密度脂蛋白,磷脂酰胆碱一系列代谢物均发生了显著变化(P<0.05);针刺非经非穴组一个疗程后血浆代谢物均没有发生显著变化,而针刺非经非穴两个疗程后血浆醋酸盐,谷氨酸,甘氨酸,酪氨酸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1个疗程与2个疗程的调整差异主要说明什么问题,需要简单说明)<br>  结论:<br>  1.偏头痛具有明显的血浆代谢组学特征:偏头痛病人的血浆代谢物呈现整体代谢系统失衡,其中谷氨酸和甘氨酸等兴奋性氨基酸增加诱发偏头痛发生;胆碱、磷脂酰胆碱,低密度脂蛋白,甘油,脂类代谢增强产生头痛伴随症状如恶心、呕吐并且增加潜在的脑梗死和心血管事件风险;糖代谢增强是偏头痛发病的基础和中间环节,使得偏头痛病人的能量消耗进一步增加而头痛得以持续发生发展。<br>  2.针刺经穴和非经穴都可以降低偏头痛病人血浆兴奋性氨基酸的含量,这可能是针灸经穴和非经非穴镇痛的共同代谢组学基础。<br>  3.针刺经穴对偏头痛血浆代谢物的良性调整能力要优于非经非穴,其中针刺少阳经特定穴组调整能力最强,针刺足阳明经特定穴组、针刺少阳经非特定穴组次之。针刺少阳经特定穴不仅可以显著调整偏头痛的潜在生物标记物谷氨酸、甘氨酸、肌酸、丙氨酸、酪氨酸、亮氨酸含量,并且对于偏头痛病人的整体代谢系统失衡具有整体调节作用。

更多
广告
  • 浏览0
  • 下载0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