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硬皮病相关肺间质病变的实验室资料、肺HRCT及肺功能特点。<br> 方法:回顾性分析硬皮病伴肺间质病变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及治疗随访。选择安徽省立医院风湿免疫科在2013年1月-2013年10月期间住院及门诊确诊为SSc(包括患有ILD)的患者共45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42例。年龄最小的22岁,最大的66岁,平均年龄39.8±11.39岁。所有SSc患者均符合198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诊制定的SSc分类标准;所有患者均进行了肺部HRCT及肺功能检测。其中伴有肺间质病变的 SSc-ILD患者35例,本组患者肺间质病变(ILD)的诊断主要依据胸部影像学检查的结果:肺高分辨率CT(肺HRCT)表现为磨玻璃影、实变影、网格状或条索状影、蜂窝结构、结节状影等表现时或胸部 X片呈网状、结节状或蜂窝状改变者诊断为ILD。病例的确认是通过两名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生同时确诊。排除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肿瘤。入选的35例SSc-ILD患者均接受治疗随访半年以上,35例SSc-ILD患者均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及青霉胺治疗,其中使用环磷酰胺患者18例(观察组),CTX剂量为静脉滴注0.6,每2周1次或0.5-1.0/m2,每4周1次;未使用免疫抑制剂患者17例(对照组)。<br> 结果:纳入45例SSc患者,其中SSc-ILD患者35人,占本组SSc患者的77.8%。SSc-ILD患者病程中位数为48(25,96),无肺间质病变患者病程中位数为24(21.25,29.25),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7);SSc-ILD患者关节炎(P=0.022)、肌痛(P=0.042)、胸闷气促(P=0.003)的比例高于无肺间质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室检查中SSc-ILD组ESR(P=0.003)高于无肺间质病变SSc组;IgG低于SSc组(P=0.044)。肺功能检查SSc-ILD组与SSc组比较,FVC(P=0.001)、FEV1(P=0.003)、PEF(P=0.008)、VC(P=0.003)、FRC(P=0.000)、RV(P=0.001)、TLC(P=0.001)、DLCO(P=0.000)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肺HRCT的不同表现时期,FVC、FEV1、PEF、VC、RV、TLC、DLCO的P值,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TX治疗组(观察组)较对照组其FVC、FEV1/FVC、VC、DLCO改善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r> 结论:SSc-ILD是SSc的常见并发症;在SSc-ILD患者中,肺HRCT的表现特征与肺功能具有一定相关性,肺功能对于肺间质病变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与 SSc无肺间质病变患者相比,SSc-ILD患者临床症状及肺部病变重、治疗难度大。CTX治疗SSc-ILD在改善影像学及肺功能方面有一定疗效。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0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