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复方缓控释制剂对于慢性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盐酸二甲双胍和格列吡嗪为模型药物,研究制备了具有同步释放效果的复方双层缓释片和复方单层渗透泵控释片两种缓控释制剂,并对它们的体内外释药行为及释药机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将水易溶性的盐酸二甲双胍 (500mg) 和水难溶性的格列吡嗪 (5mg) 制成同步释放的复方缓控释制剂目前尚未见国内外报道。本文采用单因素试验法考察了多方面因素对于复方双层缓释片释药行为的影响。随后,设计了若干处方,采用不同的理化参数作为评价指标,得到了优化处方。结果显示,优化的处方中二甲双胍释药符合一级模型,格列吡嗪符合零级模型。 为了将这两种理化性质和剂量相差悬殊的药物制成单室渗透泵控释片,本文首次采用碳酸钠改变渗透泵片半透膜内的微环境的pH值,增大了格列吡嗪的溶解度,而且利用盐酸二甲双胍易溶于水的性质,使其不仅作为主要活性成分而且用作促渗剂,从而达到了较好的控释效果。考察了碳酸钠的用量、PEG的分子量、用量、衣膜重量、释药孔径的大小以及释放介质对于渗透泵控释片释药行为的影响,得到了体外零级释药特征显著(二甲双胍r=O.9966,格列吡嗪r=O.9946),累计释放量F<,lO>均达90%以上的优化处方。 本文首次从膜的通透性、片心的渗透压和释药孔三方面较深入地讨论了复方盐酸二甲双胍/格列毗嗪单层渗透泵控释片的释药机理,并通过测算半透膜单位时间内的透水量、片心的溶出速率、渗透泵的释放速率和片心的渗透压等参数,结果发现渗透泵制剂并不是完全不受pH值影响的,在一定的情况下也可能受pH的影响,渗透泵体系释药的控速步骤是半透膜的透水量,而不是片心的溶出速率和释药孔的释药速率。并且采用动力学方程对膜控型制剂的释药行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探讨和分析。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对自制的双层缓释片、单层渗透泵控释片和盐酸二甲双胍和格列吡嗪的普通片进行了三交叉Beagle犬体内药物动力学评价。单剂量给药的实验结果表明:尽管两种制剂的二甲双胍和格列吡嗪的体外释放曲线都相似,但是在体内复方渗透泵控释片的两药缓释效果均明显优于复方双层缓释片,而且体内外相关性较好。采用分段计算药时曲线下面积的方法对两种复方缓控释制剂的体内协同作用进行了评价,发现两种制剂在0-14小时内均能达到较好的协同作用。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0
- 被引7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