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海洛因依赖者海马功能的变化,探讨海马在海洛因依赖的形成机制、成瘾记忆及复吸中的作用。 方法:设立四组研究对象,即美沙酮维持治疗无脱失组(MMT1组)、美沙酮维持治疗有脱失组(MMT2组)、戒断组及正常对照组。美沙酮维持治疗组和戒断组需填写自编调查问卷。四组研究对象均进行MRI常规扫描排除颅内病变,然后分别在静息状态和视觉线索刺激下行磁共振波谱扫描。 结果:1.在四组研究对象中有8例MMT组及戒断组研究对象常规MRI扫描发现额叶和/或顶叶点状、小片状长T2信号病灶,年龄35~44岁,平均39.25岁。 2.视觉线索刺激前戒断组的主观渴求感最低,MMT2组最高。视觉线索刺激后各组研究对象的主观渴求感的差异与刺激前类似。各组内视觉线索刺激前、后渴求感的比较显示戒断组和MMT1组刺激后渴求感均较刺激前降低(P<0.05),MMT2组则没有明显变化(P>0.05)。 3. 四组研究对象NAA/Cr及Glx/Cr值均呈阶梯状排列,由大到小依次为:正常对照组、戒断组、MMT2组、MMT1组,但各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Cho/Cr值各组间没有差异(P>0.05)。 4.正常对照组视觉线索刺激前后Glx/Cr值没有变化(P>0.05);戒断组视觉刺激后Glx/Cr值较刺激前升高,但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MMT1组和MMT2组视觉刺激后Glx/Cr值较刺激前升高,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T1组和MMT2组视觉刺激后Glx/Cr值升高的程度没有差异(P>0.05)。 结论:1.静息状态下NAA/Cr值在各组研究对象呈阶梯状排列,由大到小依次为:正常对照组、戒断组、MMT2组、MMT1组,提示海洛因依赖者存在海马区神经元的损伤、缺失。戒断组NAA/Cr值较MMT组高但低于正常对照,推测戒除海洛因后海马区神经元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但难以恢复到正常水平。 2.各组研究对象视觉刺激前、后Glx/Cr值的不同变化提示吸毒相关视觉刺激对MMT组刺激作用最强,造成海马区神经元激活及神经递质释放,提示海马及成瘾记忆在海洛因依赖及复吸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3.在戒断组和MMT组研究对象中发现额、顶叶有点状长T2信号病灶,其原因及病理改变有待进一步研究。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0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