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文献
  • 知识库
  • 评价分析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医学文献>>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黄芩苷的解热作用与内生致热原的关系

摘要黄芩苷(baicalin)是由黄芩的干燥根中提取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是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其解热作用显著,同时由于黄芩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能减少合用抗生素的用量,降低其毒副反应,甚至使某些耐药菌转为敏感菌,因此与解热西药相比,黄芩苷具有其独特优势,倍受人们的关注。发热是临床上多种疾病均常见症状,是一个多环节、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若其中某些因素环节被抑剖或阻断,则可防治体温升高,从而产生解热效应。目前关于黄芩苷的解热机制尚不十分清楚,黄芩苷是否影响内生致热原的生成至今未见报道。 本论文通过复制酵母性发热大鼠模型,研究黄芩苷对大鼠的解热效应,并通过测定大鼠下丘脑、脑脊液及血清中IL-1β、TNF-α和IL-6含量以探讨黄芩苷的解热作用与内生致热原(Endogenous pyrogen,EP)的关系;采用RT-PCR法测定大鼠下丘脑IL-1βmRNA的表达,进一步探讨了黄芩苷发挥解热效应是否通过影响IL-1β的转录而抑制其合成的。 1.黄芩苷对酵母性发热大鼠的解热作用 20%干酵母悬液按2g·kg-1剂量经大鼠背部皮下(sc)注射,另选一组大鼠作空白对照,每2h测体温一次,连续测量14小时,观察各组大鼠体温变化并绘制体温变化曲线。模型组大鼠皮下注射酵母混悬液后6h开始发热,8h肛温达高峰,发热持续14h以上,△T最高为1.50℃,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谚漠型较稳定,发热持续时间长,重现性好,易于掌握。发热大鼠模型复制同上,观察灌胃给予黄芩苷(160mg·kg-1、80mg·kg-1、40mg·kg-1)对大鼠的解热效应。结果显示:在致热后6h、8h黄芩苷高剂量(160mg·kg-1)和中剂量(80mg·kg-1)组与模型组大鼠相比,发热幅度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1),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黄芩苷小剂量组△T与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之后的发热持续阶段,黄芩苷各剂量组的发热幅度较模型组均有明显的降低。上述表明黄芩苷对酵母诱导的发热过程有一定的抑制和干预作用。 2.黄芩苷对内生致热原的影响及与解热作用的相关性研究 复制酵母性发热大鼠模型,观察灌胃给予黄芩苷(160mg·kg-1、80mg·kg-1、40mg·kg-1)对大鼠的解热效应,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发热高峰大鼠下丘脑、脑脊液及血清中IL-1β、TNF-α和IL-6含量,并对其解热作用与EP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黄芩苷(160mg·kg-1)能明显降低大鼠血清、下丘脑、脑脊液中的IL-6、IL-1β、TNF-α含量。相关分析表明黄芩苷引起的体温变化率与IL-1β含量变化率呈正相关(r=0.8726,P<0.05),与TNF-α含量变化率也呈正相关(r=0.8624,P<0.01),但与IL-6的变化率无相关性(r=0.3794,P>0.05)。此外,黄芩苷抑制大鼠的体温变化与血清(r=0.8838,P<0.01)、下丘脑(r=0.6734,P<0.05)中三种细胞因子的含量变化均呈正相关,而与脑脊液中细胞因子的含量变化无相关性(r=0.3521,P>0.05)。上述提示黄芩苷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主要与减少外周和下丘脑的TNF-α和IL-1β的含量有关。 3.黄芩苷对内生致热原IL-1βmRNA表达的影响 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黄芩苷组,观察药后各组体温变化;采用RT-PCR法测定发热高峰大鼠下丘脑白介素-1β(IL-1β)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黄芩苷组较模型组大鼠下丘脑IL-1β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表明黄芩苷的解热作用可能与抑制IL-1βmRNA的转录而影响其合成有关。

更多
广告
  • 浏览0
  • 下载0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