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舌诊是中医四诊的重要内容,为中医临床必察之项。古往今来,为名医者莫不精深于舌诊。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舌象犹如反映人体生理病理的一面镜子。 传统的舌诊方法依赖于医生的诊疗经验,同时人眼也难以分辨细微的差异,在这些主观因素的作用下很难保证诊察结果的一致性。上述缺点给舌诊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困难。因此,中医舌诊客观化研究对于中医辩证规范化及中医教学与科研手段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国内外开始对舌诊客观化进行初步研究,早期的研究侧重于舌色识别,多采用较为简单的测定法和比较法。近年来,图像分割、纹理分析、模式识别等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使舌诊客观化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香港与内地科研机构的合作为引进国外先进医疗图像识别技术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文首先根据国际照明委员会推荐的四种标准照明和观测条件,给出了舌图像摄影规范的建议。 鉴于采用传统方法难以取得良好的分割效果,因此有必要对舌体区域的分割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HSV颜色空间的改进的区域生长算法,该算法在获取舌图像先验知识的前提下,综合运用直方图阈值化、重新定义区域均匀性度量及区域生长法等技术,实现舌体区域的分割。 接下来,本文从图像的几何、颜色、纹理三个方面讨论了舌象特征提取与表达的问题,这些讨论涵盖了十一项舌象特征。 最后,本文分别采用BP神经网络和最小距离分类器对舌色的识别方法进行研究,并比较了两种方法的识别效果。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0
- 被引1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