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①初步编制一个评价少年儿童慢性鼻窦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多维测评量表;②检验新编制的量表的可行性、信度和效度;③探讨少年儿童鼻窦炎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其改善的相关因素。<br> 方法:①提出理论构想,参考国内外生活质量量表,广泛听取采用议题小组意见,构成少年儿童慢性鼻窦炎患者生活质量初始量表,对52例慢性鼻窦炎患儿进行生活质量的预测试后,采用重要性评分法、t检验法、相关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等4种方法联合进行条目筛选,由保留条目建立量表。②信度检验计算该量表的重测相关和分半相关系数和Cronbach'sα系数;效度检验主要包括内容效度、效标效度和结构效度。③运用该量表对2005年1月至2005年9月接受鼻内镜手术的86例慢性鼻窦炎患儿进行一般情况和生活质量调查,术后6个月随访,t检验比较手术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逐步回归方法分析影响其改善的相关因素。<br> 结果:①编制了含有疾病症状及影响子量表、普适性生活质量子量表和视觉模拟评分3个部分、16个条目的少年儿童慢性鼻窦炎患者生活质量量表。②经测定,本量表的重测相关系数为0.989;症状影响子量表和日常生活影响子量表得分的重测相关系数分别为0.950和0.974;量表的分半信度为0.776;Cronbach'sα系数为0.751。与WHOQOL-BREF总分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672,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P<0.01;经因子分析,16个条目可分为5个符合统计学要求的公共因子,解释为躯体功能、鼻窦炎常见症状、心理和社会功能、伴发症状以及经济影响,与量表设计的结构一致。故可认为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③86例患儿术前生活质量总分、症状子量表及普适性子量表评分分别为55.86±8.24、34.10±4.64、21.76±4.65,术后为69.24±7.62、40.33±3.95、28.92±4.12,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6个影响生活质量改善的主要因素,包括术前症状评分、家庭经济状况、父母对患儿态度、病变程度、地区差异以及父母教育水平。<br> 结论:①完成了少年儿童慢性鼻窦炎患者生活质量量表的编制工作,并验证了其信效度,证明能够将该量表作为临床指标的补充用于临床实践。②经鼻内镜手术后患儿的生活质量能够得到明显改善。在诊治慢性鼻窦炎患儿的过程中应重视其主观症状,将其作为手术选择的重要标准。改善父母对患儿的态度,将父母一同纳入健康教育,保证少年儿童慢性鼻窦炎患者的治疗,提高其生活质量。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0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