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青光眼是当今世界上最主要的不可逆致盲眼病之一,它是一组以视网膜节细胞凋亡、视神经乳头损伤和进行性视野缺陷为共同特征的视神经退行性损伤疾病。在我国,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发病率在各类青光眼中占首位,PACG的本质就是由于小梁网处的机械阻塞使房水外流受阻进而引起眼压升高的青光眼性视神经病变,因此高眼压是其发生和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青光眼的发生会在视网膜内外层均发生改变即高眼压会对视网膜接收光信号和传导光信号的能力产生影响。而光信号接收和传导能力在高眼压情况下损伤的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探讨。<br> 为了了解在高眼压作用下,视网膜功能的改变情况,本研究选用60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使用Tono-pen AVIA眼压笔测量得到大鼠清醒状态下的正常眼压为(12.7±0.7)mmHg;随机选取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记作Ⅰ组);其余50只大鼠分为5组,采用左眼前房注入硅油联合角膜缘电凝法制备大鼠慢性高眼压模型,右眼不作处理,并将其记作Ⅱ组。造模后1d,建模后大鼠模型眼眼压开始升高,术后1w左右眼压趋于稳定,至术后6w仍维持为术前的1.44倍,且术后各时间左眼眼压均明显高于其右眼眼压;术前1d对Ⅰ组大鼠进行左眼闪光视网膜电图测量,将其结果作为本研究视网膜电图的正常值;并分别于术后3w、6w、8w、24w各取10只大鼠进行左眼闪光视网膜电图的测量,并进行HE染色和逆行荧光金记数。与Ⅰ组相比,建模后大鼠模型眼视网膜电图b波及振荡电位波的幅值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性显著下降,VEP只在8W时有明显差别,之前之后并无显著性差异.而且形态学上分析,HE染色可以发现外核层细胞明显凋亡,TUNLE染色分析内核层有明显的先下降又回复的趋势,而逆行荧光金显示,RGC的凋亡不可逆。<br> 综合分析,外核层细胞的凋亡趋势和b波光接收能力的损伤趋势基本一致,外核层的细胞凋亡未有恢复现象,而光接收能力也未见恢复或者仅有轻微恢复.内核层细胞凋亡趋势和OPS损伤曲线趋势基本一致。内核层的细胞凋亡有明显恢复现象,内核层光接收能力在术后6W后明显好转,相对a波、b波而言恢复到更高水平(恢复到70%水平)。光传导能力仅仅在8w时有显著下降,之前和之后和正常眼无显著性差异.而RGCs的凋亡则呈现持续性。可以得出结论,光接收能力损伤发生在光传导能力损伤之前,并且光接收能力损伤更加显著和持久。仅仅在8W光接收能力损伤最大的时候,光传导的损伤才开始显现。<br> 为了得出视网膜光接收功能的损伤变化情况,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是一种很重要的手段。在眼科研究领域,F-ERG的贡献也越来越重要。ERG可以应用于眼底损伤,外伤性视神经萎缩的研究,在青光眼的发病机理方面也作用突出.在视网膜电图特征参数测量方面,目前采用还是传统的目测估读法或者尺测法,操作起来比较复杂,而且测量的参数精确度不足,读数人主观因素和经验水平造成的差异也会比较大。实测的视网膜电图还经常会存在一些强噪声,影响ERG特征参数的测量。针对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快速准确的视网膜电图特征参数提取方法,实现了特征参数的快速准确提取。该方法使用巴特沃斯滤波器设计,提取参数快速准确,而且操作方便快捷,可以满足临床检验和科研要求。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0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