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br> 本研究旨在关注引发小儿严重侵袭性疾病病原体B型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 type b,Hib),以动物为模型,评价Hib特异性荚膜多糖的免疫原性及其与抗体水平之间的剂量关系,评估PCR技术在检测小儿呼吸道疾病中Hib的应用价值,探讨与荚膜剂量对应的基因分型在反映菌株侵袭力方面的应用潜力及可行性,指导儿童临床用药及接种疫苗,为研发新疫苗提供一定的实验基础。<br> 方法:<br> 1.以SD大鼠为模型,分别给予不同剂量荚膜多糖的B型流感嗜血杆菌PRP-T结合疫苗免疫大鼠,设生理盐水为对照,ELISA法测定血清中Hib多糖抗体浓度,用SAS8.1统计软件处理数据,分析其Hib荚膜多糖的免疫原性及剂量效应。<br> 2.搜集2009-2010年重庆儿童医院呼吸道感染患儿深部痰标本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菌株159份。针对Hib荚膜基因合成型特异性引物及编码转运荚膜多糖基因的引物,应用PCR技术对临床分离菌株进行Hib检测及亚型鉴定,对阳性标本进行PCR产物序列测定分析。<br> 结果:<br> 1.末次免疫后给予不同剂量荚膜多糖Hib结合疫苗的各实验组诱导产生PRP IgG抗体平均浓度均高于0.15μg/ml。免疫后1、2、4周各实验组内PRP IgG抗体水平逐渐升高,其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br> 2.给予不同剂量荚膜多糖的Hib结合疫苗各实验组诱导大鼠产生抗PRP IgG抗体水平随着荚膜多糖剂量的升高而升高。将免疫前及免疫后1、2、4周同一时间点的各实验组平均抗体水平进行组间比较,免疫前各实验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1)。免疫后1周0.8μg多糖组与2.5μg多糖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各实验组组间抗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r> 3.159株流感嗜血杆菌中,肺炎患儿中分离Hi90株,占56.6%;支气管炎患儿39株,占24.5%。<br> 4.应用bex A基因特异性扩增159株流感嗜血杆菌,4株阳性。其中69号临床分离菌株经Hi-b、HiHcsA-Ⅰ特异性编码基因扩增阳性,PCR产物序列测定结果与GenBank数据库内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分析,一致性分别为98.5%、99%。<br> 5.159株流感嗜血杆菌中有4株bex A基因扩增阳性,为荚膜型流感嗜血杆菌,占流感嗜血杆菌2.52%,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占97.48%;69号临床菌株Hi-b及HiHcsA-Ⅰ基因扩增条带阳性,经基因序列比对分析鉴定为B型流感嗜血杆菌Ⅰ型。<br> 结论:<br> 1.Hib结合疫苗中荚膜多糖能诱导大鼠产生较好的免疫应答,其抗体水平随时间及荚膜多糖含量的升高而升高,有良好的剂量效应。<br> 2.Hi是引起小儿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应用PCR技术对临床菌株进行Hib检测及分型具有较高灵敏度及特异性。针对HiHcsA基因的Hib分型可能反映临床菌株的侵袭力。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0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