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br> 通过免疫组化研究干扰素诱导p200蛋白家族(Interferon-inducible p200family,IFI200)成员IFI16在骨巨细胞瘤(GCT)中的表达,探讨其在骨巨细胞瘤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br> 方法:<br> 以51例骨巨细胞瘤的组织蜡块切片和正常人的骨骼组织切片为材料,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IFI16在骨巨细胞瘤基质细胞的细胞核中的表达,观察对比IFI16在骨巨细胞瘤Ⅰ级、Ⅱ级、Ⅲ级中IFI16的阳性表达率。<br> 结果:<br> IFI16蛋白的表达阳性反应主要位于骨巨细胞瘤的多核细胞的细胞核内,显色为棕黄色颗粒,少数病例胞浆中亦可阳性;单核基质细胞则少有阳性,IFI16表达总阳性率为33.3%,有66.7%的骨巨细胞瘤存在IFI16表达缺失,在骨巨细胞瘤Ⅰ级中阳性表达率为64.3%、Ⅱ级中为22.2%、Ⅲ级中为21.1%.Ⅰ级和Ⅱ级、Ⅲ级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在Ⅱ级和Ⅲ级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IFI16蛋白在骨巨细胞瘤Ⅰ级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Ⅱ级和Ⅲ级(均为P<0.05),而对照组正常人的骨骼组织细胞中IFI16蛋白的表达显示为阳性,IF116的表达随着骨巨细胞瘤病理过程的发展而呈现一个逐步降低表现。<br> 结论:<br> IFI16的表达随着骨巨细胞瘤的分级增高而降低,并且基因表达可发生选择性丢失,此结果提示可能途径为转录水平降低和蛋白降解活动提高有关,并影响细胞分化,在肿瘤发生、发展的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符合IFI16作为肿瘤抑制因子的作用。<br> 随着骨巨细胞瘤分级变化,越高则预后越差。通过本次研究,结果表明IFI16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特点为:分级越高则表达越低,因此在判定骨巨细胞瘤恶性程度方面,IFI16低表达可作为指标之一。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0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