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br>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肺内第12、13组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临床检测的价值。<br> 方法:<br> 对141例非小细胞肺癌行肺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进行详细的临床病理分析。本研究选取在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间,在天津市胸科医院行肺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141例,参考Naruke等的肺癌淋巴结分组图作为胸内淋巴结清扫及取材的标志,对胸内第1~11组淋巴结进行探查和分组清扫,同时对术后标本内的12、13组淋巴结进行取材并标记,所有淋巴结经病理证实后进行TNM分期,了解非小细胞肺癌第12、13组淋巴结阳性率的一般情况并观察原发肿瘤的大小,原发部位,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等因素与胸内淋巴结转移率的关系。由于肺内第12、13组淋巴结取材难度较大,部分淋巴结位置又较为靠近,故本文将肺内第12、13组淋巴结作为一个整体对象进行研究。病理类型按WHO标准分类,TNM分期按UICC2009年最新修订标准。<br> 结果:<br> 14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取得淋巴结2154枚,平均每例15.3枚,阳性率为13.1%。141例患者中55例有胸内淋巴结转移,其中N115例,N228例,跳跃性N212例,转移率为39.0%。常规病理检测无纵膈及肺内淋巴结转移患者93例检出单纯第12或13组淋巴结转移者7例,检出率为7.2%。肺内第12、13组淋巴结转移率在T2期要明显高于T1期(P<0.05),其在低分化及中分化肺癌中的转移率分别为25.0%,8.9%(P<0.05),周围型肺癌肺内第12、13组淋巴结转移率要明显高于中央型肺癌(P<0.05)。<br> 结论:<br> (1)肺内第12、13组淋巴结阳性率分别为9.8%,12.4%,与其余组淋巴结平均阳性率13.3%(264/1984)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指标性良好。<br> (2)常规病理检测无纵膈及肺内淋巴结转移患者93例检出单纯第12和/或13组淋巴结转移者7例,检出率为7.2%。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内第12、13组淋巴结进行病理检测可以为其临床分期提供重要的补充指导价值。<br> (3)非小细胞肺癌肺内第12、13组淋巴结转移率与原发肿瘤大小,临床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均有密切关系。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0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