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文献
  • 知识库
  • 评价分析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医学文献>>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放散式体外冲击波对卒中后下肢痉挛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观察放散式体外冲击波疗法(Radial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Treatment,rESWT)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的疗效。<br>   方法:选择22例脑卒中后下肢肌肉痉挛患者,随机分为rESWT组和对照组,每组11例。两组患者在接受脑卒中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rESWT组给予有效刺激的体外冲击波治疗1次,参数设置为压力强度1.0bar,频率8Hz,冲击次数3000次。对照组仅给予安慰刺激1次,即治疗部位皮肤不涂以耦合剂,皮肤与探头之间隔以厚层纱布,将压力强度调至0.2bar以下,频率8Hz,冲击次数3000次。比较治疗前、治疗结束后即刻、治疗后1周、治疗后4周两组患者踝关节被动活动度(Positive Range Of Motion,PROM)、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odifiedAshworth Scale,MAS)及胫神经H反射的H波最大波幅和M波最大波幅比值(Hmax/Mmax ratio)变化。治疗前后进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即胫神经传导速度(Tibial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potential,CMAP)波幅及末端潜伏期。<br>   结果:rESWT组在治疗结束后即刻、治疗后1周、治疗后4周评估PROM及MAS,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即刻、治疗后1周、治疗后4周,rESWT组PROM及MAS变化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与治疗结束后即刻、治疗后1周、治疗后4周两组Hmax/Mmax值组内比较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各项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实验过程中均未观察到任何不良反应及副作用。<br>   结论:放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下肢肌肉痉挛,可作为一种经济安全的辅助治疗方法应用于临床。但其最佳治疗参数及疗效持续时间有待进一步研究。

更多
广告
  • 浏览0
  • 下载0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