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牙科椅旁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作(CS-CAD/CAM)技术,可在一次就诊时间内制作出瓷贴面。但由于长石类可切削瓷块颜色单一,且透光率大,修复后颜色易受基牙影响,不能完全满足前牙区修复的美学要求。<br> 为此我们提出使用内层染色的方法改善CAD/CAM瓷贴面的美学修复效果:即通过在粘接面烧结遮色涂层的方法模拟天然牙齿的呈色原理,以改善瓷贴面对重度变色牙的修复效果。CAD/CAM的加工方式可以在瓷贴面的粘接面预留250μm的间隙,使得内层染色法成为可能。<br> 目前尚无专门的应用于可切削陶瓷贴面粘接面的涂层材料。可切削陶瓷有与之相匹配的饰瓷材料,而临床用纳米二氧化钛是常用的医用遮色剂,具有颗粒小和混合均匀等优点。本课题组选用金红石型二氧化钛加入与可切削陶瓷配套的饰瓷材料中制作成遮色涂层材料,并已在材料强度及与可切削陶瓷烧结匹配性方面和色彩效果方面验证了涂层材料的可行性。本实验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拟进一步探讨涂层材料中遮色成分对瓷贴面粘接强度的影响。<br> 实验目的<br> 研究添加不同比例纳米二氧化钛的遮色涂层材料对可切削陶瓷贴面粘接强度的影响,为未来临床应用提供依据。<br> 材料和方法<br> 将VitaMarkⅡ瓷块制备成厚度为2.5mm的标准试件,共计70片,将其分为五组:瓷片未经处理组(N组);瓷片粘接面烧结VM9饰瓷组(V组);瓷片粘接面烧结的饰瓷中加入1%纳米二氧化钛组(V1组);瓷片粘接面烧结的饰瓷中加入2.5%二氧化钛组(V2组);瓷片粘接面烧结的饰瓷中加入5%二氧化钛组(V3组)。每组随机选出各10片试件表面使用choice2粘接套装粘接树脂柱,限定其粘接面为一直径为3mm的圆形粘接面,37℃水浴24小时后使用万能实验机测试试件的抗剪切强度。同时每组4片观察并记录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其酸蚀前后的表面形貌。<br> 将VitaMarkⅡ瓷块切割成标准试件,表面不烧结饰瓷、烧结VM9饰瓷及含1%、2.5%、5%二氧化钛的VM9饰瓷各2片,酸蚀前后分别进行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测试。比较各组红外光谱图,分析化学键的变化情况。<br> 结果<br> 不烧结饰瓷及烧结含0%、1%、2.5%、5%纳米二氧化钛的VM9饰瓷试件的剪切粘接强度分别为19.55±2.37MPa、19.17±2.34MPa、18.86±2.15MPa、18.66±2.18MPa、18.26±2.02MPa,其随纳米二氧化钛含量的增加而减小,但各组之间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br> 添加的纳米二氧化钛在高温烧结过程中与二氧化硅发生分子键重组,形成钛硅新化学键,从而导致剪切粘接强度随纳米二氧化钛含量增加而减小。<br> 结论<br> 烧结含5%以下纳米二氧化钛的VM9饰瓷对可切削陶瓷粘接强度无明显影响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0
- 被引1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