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后桥血管的中远期通畅率以及影响其通畅率的危险因素。<br> 方法:2000年5月至2010年12月天津市胸科医院行冠脉搭桥手术病人7521例,随访到OPCAB术后复查的病人共113例,其中术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CAG)的病人54例,复查双源CT(DSCT)的病人59例。男性病人70例,女性病人43例,平均年龄63.02±8.83岁;术前行冠脉造影:单支病变5人,双支病变13人,三支病变95人,合并左主干病变32人。合并高血压病史86人,糖尿病病史42人,高脂血症病史26人,术前陈旧心梗病史36人,陈旧脑梗塞病史14人,目前吸烟40人,年龄大于70岁的31人。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27.01±18.59个月,平均搭桥数量为2.96±0.86支。其中动脉移植血管旁路(左内乳动脉)75支;静脉移植血管旁路(大隐静脉)260支。分别计算动脉旁路和静脉旁路移植血管的通畅率,分析OPCAB术后影响桥血管中远期通畅率的危险因素。<br> 结果:CABG术后桥血管的总体通畅率为83.0%;LIMA的总体通畅率为94.6%,术后1年和5年的通畅率分别为98.6%和88.5%;SV的总体通畅率为78.1%,术后1年和5年的通畅率分别为85.9%和61.3%;术后心绞痛复发组的通畅率为78.9%,无心绞痛复发组的通畅率为92.2%,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br> 结论:左内乳动脉中远期通畅率高于大隐静脉通畅率;平均旁路血管、女性与OPCAB术后桥血管通畅率密切相关;CABG术后桥血管病变是导致心绞痛复发的重要原因。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0
- 被引2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