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是临床上常见的眼科疾病之一,手术操作复杂、治疗难度大,手术效果直接关系到患者未来的生活质量。临床上通常采取两种手术方案进行治疗,但是术后被植入的人工晶状体会不可避免地发生倾斜和偏心,使患者产生散光、眩光、视力下降等症状,因此测量和计算被植入人工晶状体的倾斜角度和偏心数值,对评价手术方案以及植入人工晶状体的种类具有指导意义。<br>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测量人工晶状体倾斜和偏心数值的仪器有眼前段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和三维眼前节分析诊断系统,这两种仪器虽然都可以实现在三维空间域中显现出人工晶状体,但由于是旋转拍摄有限角度的图像,经过仪器自带的软件分析,取若干张图像中倾斜角度和偏心数值的最大值作为临床上的最终结果,并不能保证拍摄的图像中,已经取到了患者实际人工晶状体倾斜和偏心最大程度角度的图像,因此临床上得到的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br> 本课题针对两例先天性晶体半脱位治疗的病例,获取眼前段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拍摄的眼前段图像,对术后人工晶状体图像进行处理,提出基于最小二乘法的人工晶状体图像拟合方法,在图像旋转、平移变换的基础上,获取二维图像的有效数据,建立人工晶状体的几何数学模型,计算术后人工晶状体的倾斜角度和偏心数值。通过和临床结果比对,验证人工晶状体几何数学模型获得的图像数据比临床获得的图像数据的分辨率更精确,具有很好的可重复性,也适用于其他疾病手术后植入人工晶状体的情况。在满足临床手术要求的基础上,开发更快捷的确定人工晶状体的倾斜角度的软件,达到辅助医生进行临床手术应用的目的。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0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