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本课题分析受照后染色体畸变、微核分析和DNA损伤修复(单细胞凝胶电泳)等细胞遗传学改变,建立剂量-效应曲线用于辐射损伤后的生物剂量快速估算。对四川60Co事故受照者重新进行生物剂量估算,与原有剂量资料进行比较。通过系统回顾2000年四川60Co辐射事故的经过和受照者的医学处理,并对3例受照者进行了受照15年12次医学随访观察,探讨电离辐射的远后效应。<br> 方法:<br> 1.建立剂量-效应曲线:取健康成年男性血样分别用于SCGE、染色体畸变、微核分析,利用统计学软件建立不同照射条件下剂量-效应曲线及修复模型。<br> 2.用辐射遗传学指标进行剂量估算:根据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常规畸变、微核畸变、DNA修复损伤分析,用我们建立起来的剂量效应曲线,对受照者进行剂量估算。<br> 3.临床观察: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主要包括放射敏感的组织:眼晶体、皮肤、甲状腺等。<br> 4.实验室检查<br> (1)造血系统检查:包括外周血细胞检查和骨髓象检查(2)内分泌指标的测定:用放免法测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血清促甲状腺素、雌二醇、非联合雌三醇、皮质醇、睾丸酮等激素的水平。<br> (3)自由基指标的测定:采用超氧化物歧化酶试剂盒测定血浆中SOD的抑制率,分析活性。<br> (4)免疫功能测定:用放免法评价体液免疫功能的免疫球蛋白(IgA, IgM,IgM)和补体含量(C3,C4);通过流式细胞术技术测定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来评价细胞免疫功能。<br> (5)肿瘤标记物: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血清甲胎蛋白(AFP)、糖原(CA125)、癌胚抗原(CEA)、铁蛋白(SF)、糖原(CA199)。<br> 结果:<br> 1.剂量-效应曲线的建立(1)用SCGE分析,初步建立了一个本实验室条件的0~5Gy范围72h内的小型DNA修复模型。<br> (2)用染色体畸变、微核分析,建立了本实验室条件下的剂量-效应曲线。<br> 2.根据建立的剂量-效应曲线估算的生物剂量结果利用染色体畸变率估算出受照剂量,“军”“明”“磊”分别为1.79~2.43Gy、2.36~2.86Gy和1.58~1.82Gy;利用CBMN估算出的受照剂量为1.88~2.34Gy、2.52~2.98Gy和1.53~1.77Gy。<br> 3.事故后对受照者的医学处理结合受照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剂量估算结果“军”“明”“磊”3人均被诊断为急性骨髓型放射病。对3例患者积极开展会诊,转院治疗,采取预防和控制感染和出血,并应用大量造血生长因子及丙种免疫球蛋白增强免疫力以及促进造血功能迅速恢复等综合性治疗原则。3人于受照后55d达临床治愈出院。<br> 4.受照后15年随访结果<br> (1)临床表现:3名患者自述一直存在不同程度的易感冒、乏力、头晕、头痛、失眠、记忆力下降等神经衰弱症状。明主述有性生活不畅。<br> (2)婚姻生育情况:“军”、“明”两人事故前均已结婚生子,“磊”2001年10月结婚至今,一直采用人工避孕未生育。<br> (3)体格检查:“磊”有慢性咽炎,2005年10月检出胆囊结石;2008年10月心电图示:明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8次/分。眼晶体结果:患者的眼部异常主要表现在晶状体和角膜,视力未受明显影响。3例均出现晶状体混浊。其中“明”出现混浊严重,其他患者“军”“磊”眼晶体浑浊有从赤道到后囊和前囊下皮质,以点片状为主的变化趋势。“军”“明”出现轻度的、短暂的角膜炎。<br> (4)实验室检查<br> ①辐射遗传学指标:“军”“明”“磊”在受照初期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上升,微核率也上升,受照后半年开始下降,受照后2年3人的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畸变率恢复正常,而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未见异常。<br> ②外周血检查:随访期间,白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数目以及淋巴细胞亚群都在正常范围之内。<br> ③骨髓学检查:各系均在正常范围之内。<br> ④内分泌、免疫功能和血浆SOD活性:随访15年期间3人IgA, IgM,IgE以及补体C3,C4基本在正常范围之内。淋巴细胞亚群正常,细胞免疫功能稍微异常;随访15年期间发现受照者甲状腺功能稍微异常;随访期间,与对照组的血浆SOD活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br> ⑤肝肾功能:明2012、2014年查肝功提示总胆红质和直接胆红素升高,磊2012、2014年总胆红质和结合胆红质升高。3人的肾功能均正常。<br> ⑥肿瘤标志物联检结果:3名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铁蛋白SF癌胚抗原CEA、糖原CA199、糖原CA125值均在正常范围之内。<br> 结论:本课题采用传统的染色体畸变分析技术和胞浆分裂阻滞微核技术,拟合不同照射条件下的剂量-效应曲线。利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方法建立剂量效应曲线,该曲线的建立提高了剂量评价的客观性、灵敏性和及时性。选用本课题建立的合理的剂量效应曲线对四川60Co放射事故受照者进行了剂量估算,与原有剂量资料进行比较,估算结果与其他实验室基本一致。通过系统回顾2000年四川60Co辐射事故的经过、医学处理和受照者10次医学随访观察,并于2012年和2014年对这3例进行随访工作,包括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进一步探讨电离辐射的远后效应。<br>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0
- 被引1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