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青蒿素提取自传统中药黄花蒿,是一种含有独特过氧桥键、具有抗癌活性的倍半萜内酯化合物。由于青蒿素具有天然的肿瘤靶向性,因此关于青蒿素及其青蒿素衍生物抗肿瘤活性及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备受关注。了解药物和血浆蛋白质的作用机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药物的药效及其代谢,药物代谢包含药物吸收、分布、新陈代谢和排泄一系列的过程,结合常数有助于我们研究药物的代谢动力学以及剂型的设计,因为较强的相互作用力能够降低药物在血浆中的浓度,较弱的作用可能导致生命周期较短以及血浆中分散较差。因此,研究药物与血浆蛋白质在体外相互作用,已经成为化学、生命科学和临床医学上一项有趣的研究方向。<br> 本文研究了三种青蒿素的衍生物,分别是9-羟基青蒿素、双氢青蒿素及9-羟基双氢青蒿素。采用了紫外-可见光谱法、荧光发射光谱法、圆二色谱法等分析技术研究青蒿素及其系列衍生物与血液中生物大分子(血红蛋白及转铁蛋白)的相互作用,分析该相互作用对包括结合位点、结合常数、结合力强弱、生物大分子构象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蒿素及上述的衍生物均可与血浆蛋白稳定结合,但由于它们在结构上存在的差异,使得其结合能力及结合常数有着明显的差异,结合能力强弱顺序依次为:双氢青蒿素>9-羟基双氢青蒿素>9-羟基青蒿素>青蒿素。基于该结论,初步建立了青蒿素类化合物抗肿瘤活性的体外筛选方法。使用LC-MS方法监测了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发挥抗肿瘤过程中关键的自由基产生过程,为体外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活性筛选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0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