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慢性乙型肝炎为常见病,危害极大,临床采用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已获得良好疗效.为进一步研究苦参素注射液有无直接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并进一步揭其作用机理,该实验采用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组转基因小鼠为动物模型进行了如下研究:一、不同剂量氧化苦参碱对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二、氧化苦参碱作用不同时间对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氧化苦参碱能降低乙型肝炎病毒转基因小鼠肝脏内HBsAg、HBcAg的含量,且对HBsAg、HBcAg两者作用一致,无选择性作用,增大剂量、延长作用时间并不能进一步提高疗效,可能与转基因小鼠处于免疫耐受状态有关.根据氧化苦参碱的作用特点推测其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机理如下:(1)免疫调节作用,氧化苦参碱厅诱导了机体内免疫细胞的活化,促使其分泌某一种或几种细胞因子,从而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表达;(2)已知氧化苦参碱是细胞色素P450的诱导剂,可能是通过诱导了细胞色素P450的产生,从而加强了乙型肝炎病毒基因产物的降解,两者之间有无一定的联系尚无明确的实验依据,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证实;(3)氧化苦参碱与嘌呤的结构类似,其可能干扰乙型肝炎病毒核酸的合成而发挥抗病毒的作用,也需要进一步的实验证实.总之,氧化苦参碱有直接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其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探讨.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0
- 被引1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