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献 >>
  • 检索发现
  • 增强检索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默认
×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子宫内膜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的表达和印迹状态的改变

摘要研究背景:<br>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近年来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现上升和年轻化趋势。因此,进一步了解子宫内膜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和发病机制,探索新的治疗方法非常重要。<br>  基因印迹是目前肿瘤医学领域的研究新热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2,IGF2)是最早发现的内源性印迹基因之一,该基因的印迹状态异常与人类很多肿瘤的发生有关。另外,IGF2基因的高表达在一些妇科肿瘤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IGF2基因印迹状态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br>  研究目的:<br>  1.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IGF2的表达情况,进一步了解子宫内膜癌中IGF2基因的表达水平,分析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与IGF2的异常高表达是否存在相关性。<br>  2.分析三组中IGF2基因印迹状态,进一步探讨IGF2基因印迹丢失(loss ofimprinting,LOI)在子宫内膜癌中的可能作用。<br>  3.分析子宫内膜癌组织中IGF2基因的表达与印迹状态之间的相关性。<br>  研究方法:<br>  1.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半定量法,检测37例子宫内膜癌组织(癌组)、25例癌旁组织(癌旁组)、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正常组)中IGF2的相对表达量。<br>  2.根据IGF2第9外显子具有Apa I酶切位点多态性,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RT-PCR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restri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phism,RFLP)分析IGF2的基因印迹状态。<br>  3.运用SPSS17.0系统对上述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并分析其意义。<br>  研究结果:<br>  1.RT-PCR法检测IGF-2 mRNA的相对表达量<br>  子宫内膜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IGF2的平均表达量分别为1.5236±1.0244、0.8658±0.5133、0.8927±0.4965。癌组织中IGF2基因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P<0.05),癌旁组织与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br>  2.DNA-PCR-RFLP进行杂合性分析<br>  在检测的82例组织中,杂合子标本共42例(51.2%),其中子宫内膜癌组19例(51.4%),癌旁组12例(48%),正常组11例(55%),3组间杂合子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br>  3.RT-PCR-RFLP分析基因印迹状态<br>  42例杂合子标本中,IGF2的LOI现象的发生率在癌组、癌旁组、正常组中呈渐次下降,分别为26.3%(5例)、16.7%(2例)、9.0%(1例)。但三组之间两两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br>  研究结论:<br>  1.子宫内膜癌组织中IGF2的高表达与另外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提示IGF2的表达增加可能是子宫内膜癌发生的相关因素;<br>  2.三组之间进行两两比较发现IGF2的LOI现象无统计学意义,提示IGF2的LOI现象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中是否起着一定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扩大样本量的研究。<br>  3.IGF2的LOI现象在子宫内膜肿瘤中存在一定重要性,但LOI并非是导致IGF2基因过表达的唯一因素。

更多
广告
  • 浏览0
  • 下载0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