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br> 本课题运用随机对照原则在临床中抽取小样本进行观察研究,最终评估阴虚质痤疮在调神针法结合针灸在临床中的疗效,对比治疗组(调神针灸组)和对照组(普通针灸组)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性,寻找治疗阴虚质痤疮的更好的治疗方法。<br> 方法:<br> 本课题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阴虚体质痤疮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分仰卧位和俯卧位两个体位进行。执行方案(参考新世纪第二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灸治疗学》):1)治疗组:颧髎、大椎、合谷、曲池、内庭、百会、定神针(印堂、双侧阳白各上0.5寸)、内关、神门、劳宫(温针灸)、涌泉(温针灸)、肺俞(温灸)、膏肓(温灸)、太溪、三阴交;2)对照组:颧髎、大椎、合谷、曲池、内庭、劳宫(温针灸)、涌泉(温针灸)、肺俞(温灸)、膏肓(温灸)、太溪、三阴交;每周2次,4周为1个疗程,总共2个疗程。记录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痤疮积分以及阴虚质转化分,采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之间的总体疗效。<br> 结果:<br> 1、60例受试者中,治疗组剔除因治疗期间怀孕而不得不终止试验的患者1例,最后完成29例;对照组完成30例。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治疗前痤疮严重程度、治疗前阴虚质转化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研究结果是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痤疮积分均有下降,具有统计意义(P<0.05),说明两种方法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痤疮。治疗组治疗后治愈7例,显效15例,有效6例,无效1例;对照组治疗后治愈3例,显效13例,有效9例,无效5例,经秩和检验,Z=-2.136,P=0.033,P<0.05,两组疗效具有显著差异性,说明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br> 2、治疗后两组阴虚质转化分均有下降,说明体质具有可调性,两种方法对体质调理都有一定效果。治疗组阴虚质转化分治疗前后差值≦10分的有17例,11-20分的有10例,21-30分有1例,>30分有1例。对照组阴虚质转化分治疗前后差值≦10分的有20例,11-20分的有9例,21-30分的有0例,>30分的有1例,经秩和检验,Z=-2.063,P=0.039,P<0.05,两组间具有显著差异性,说明治疗组体质调理效果更好。但是体质调理是一个渐进缓慢的过程,笔者认为本研究的研究时间较短,认为该结果仍有待日后进一步考究。<br> 结论:<br> 从调神法在针灸调理阴虚质痤疮患者的临床观察中得出:相对于普通针灸组,运用调神法在治疗阴虚质痤疮方面更显优势;2、针灸对阴虚体质的改善有确切疗效,且具有统计学差异,但笔者认为调理体质需要漫长的过程,而非1~2个月就能看见明显效果的,本课题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3.本研究能有效改善阴虚质痤疮,而运用调神法进行针灸调理的效果更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0
- 被引3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