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甲状腺手术多采用术中神经监测技术,可降低术中喉返神经的损伤,但肌松药是监测过程中主要的干扰因素。为此,本研究目的是比较罗库溴铵和米库氯铵用于麻醉诱导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术中喉返神经监测的影响。<br> 方法:选择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1月甲状腺手术治疗的病人共4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0人:罗库溴铵诱导组(Ⅰ组)和米库氯铵诱导组(Ⅱ组)。<br> 所有患者术前均禁食8小时,禁饮4小时,术前用药长托宁1.0mg静注。麻醉诱导静脉注射咪达唑仑2mg、丙泊酚2mg/kg、舒芬太尼0.4ug/kg。Ⅰ组罗库溴铵0.6mg/kg,待1.5min后行气管插管。Ⅱ组米库氯胺0.18mg/kg,待2.5min后行气管插管。然后采用可视喉镜插入加强型神经监测气管导管行机械通气。气管插管成功后30到40分钟完成迷走神经暴露。术中以6mg/kg/分钟丙泊酚和0.25 ug/kg/分钟瑞芬太尼的速度维持麻醉,右美托咪定1ug/kg静脉滴注,手动调整微量泵输注速度,维持BIS值在40-60范围内。手术结束,待患者完全清醒后由具有临床经验的麻醉医生拔除气管导管,待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恢复良好后安全护送回病房。<br> 观察并且记录患者入室后、诱导后和插管后血压心率的变化。同时对两组的插管条件用Cooper's评分法评比。记录从给予肌松药到开始神经监测所需要的时间、NIM-Neuro3.0术中神经监测仪监测肌电图振幅(振幅大于100 uV为有效)、肌松药注入40分钟后未能监测到信号的例数及不良事件。<br> 结果:1.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2.两组患者在入室后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压心率诱导后均比入室后有所下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压心率插管后均比诱导后有所上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插管后与入室后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3.两组患者气管插管优秀率都较高,插管过程均无体动等不良事件,插管优秀率分别为85%,80%。两组气管插管条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4.I组大部分患者喉返神经检测时可以检测到数值,Ⅰ组所有患者平均肌电图振幅为935uV,低于Ⅱ组平均水平,但有4例患者未及时监测到肌电信号,需要等待。Ⅱ组患者在整个手术过程均可以检测到喉返神经的肌电活动,并且振幅不低于700 uV,Ⅱ组所有患者平均肌电图振幅为1235uV。所有患者术中均未出现体动吞咽等不良事件。两组诱发肌电图振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br> 结论:两倍ED95的米库氯铵用于甲状腺手术术中神经监测优于两倍ED95的罗库溴铵,既能满足麻醉插管和手术的需要,又不影响术中喉返神经的监测,且米库氯铵组肌电图阳性率和平均振幅较罗库溴铵组高,故用于甲状腺手术术中神经监测更具优势。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0
- 被引1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