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文献
  • 知识库
  • 评价分析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医学文献>>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经内镜二级预防治疗的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br>  针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eal varices bleeding,EVB)患者首次出血后,如何选择内镜套扎疗法(endoscopic variceal ligation,EVL)或内镜硬化疗法(endoscopic injection sclerotherapy,EIS)单用作为二级预防仍有争议。本研究旨在比较EVL和EIS治疗1年的效果及安全性,并探讨影响内镜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br>  方法:<br>  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病消化中心治疗的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352例,截止2016年5月,失访32例、在研究期间及随访过程中96例因诊断为原发性肝癌被排除,最后纳入符合条件的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103例,其中行EVL50例、EIS53例,详细记录患者的人口学信息、临床资料和各项化验检查结果,每位患者均在我院进行二级预防的首次内镜治疗后接受一年的随访,详细记录随访期间的病情变化情况。EVL组:采用多连发套扎器,自齿状线开始,由下自上呈螺旋状套扎,根据病人情况决定套扎点数和次数。EIS组:在内镜直视下,向曲张静脉内注射硬化剂,静止30秒直至曲张静脉变白或远端血管塌陷。根据曲张静脉程度决定注射点数和剂量,一般2-6点,每点5-10ml,总量不超过40ml,间隔3-4周,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和内镜检查结果决定是否再次治疗。术后第1个月,每1周随访一次,后改为每2周随访1次,术后3月后每3月随访一次,随访一年,从疗效、早期再出血、晚期再出血及并发症等方面比较EIS组和EVL组两组的疗效及安全性。然后以首次内镜治疗后随访1年中出现再出血及未出现再出血将病例分为再出血组(n=32)和未出血组(n=71),从年龄、性别、是否伴有糖尿病、肝硬化病因、腹水量、Child-Pugh分级、是否进行抗病毒治疗、是否伴有胃底静脉曲张、曲张静脉的位置及程度、内镜治疗次数及血液学检查等方面比较两组差异性,探讨影响内镜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再以首次内镜治疗后随访1年出现存活及死亡将病例分为存活组(n=96)和死亡组(n=7)。从性别、内镜治疗方法、Child-Pugh分级、腹水、年龄、白蛋白计数、凝血酶原活动度、再出血及血液学检查方面比较两组差异。探讨影响内镜治疗后死亡的危险因素。<br>  结果:<br>  EIS组和EVL组疗效分析:两组患者在静脉曲张消除(完全消除率、显效率、有效率及无效率)无统计学差异。EIS组的早期出血率(11.3%)高于EVL组(6%),远期出血率EIS组(34%)高于EVL组(1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IS组患者在随访1年期间病死率(9.4%)高于EVL组(4%)(P>0.05)。EIS组患者在发热(EIS组:28.8%/EVL组:2.0%)、进食哽噎感(EIS组:5.8%/EVL组:4.0%)方面发生率均高于EVL组(P>0.05),EVL组患者胸骨后疼痛(EIS组:13.5%/EVL组:26.0%)的发生率高于EIS组患者(P>0.05),其中EIS患者并发的食管狭窄(EIS组:3.8%/EVL组:0%)在EVL组未发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1年随访期结束,EVL组患者的累计生存率(96%)高于EIS组患者(90.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r>  影响内镜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再出血组及未出血组患者在在性别、是否伴有糖尿病、肝硬化病因、腹水量、Child-Pugh分级、是否进行抗病毒治疗、是否伴有胃底静脉曲张、曲张静脉的位置及程度、年龄、血生化、血常规及凝血功能、肝脏硬度等指标中P值均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采用logistic回归统计模型,结果显示性别(OR=5.43,95%CI:1.16-25.44,P=0.03)为内镜治疗后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内镜治疗方法、Child-Pugh分级、腹水、年龄、血小板计数、白蛋白计数、凝血酶原活动度与再出血无明显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未出血组及再出血组累计生存率。再出血组的病死率明显高于未出血组患者。<br>  影响内镜治疗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存活组及死亡组患者在年龄、血生化、血常规及凝血功能、肝脏硬度等指标以及性别、是否伴有糖尿病、肝硬化病因、腹水量、Child-Pugh分级、是否进行抗病毒治疗、是否伴有胃底静脉曲张、曲张静脉的位置及程度、内镜治疗次数方面P值均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内镜治疗后是否发生再出血P值为0.01,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进一步采用logistic回归统计模型,结果显示再出血(0R=46.17,95%CI:3.14-678.02,P=0.01)为内镜治疗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性别、内镜治疗方法、Child-Pugh分级、腹水、年龄、白蛋白计数、凝血酶原活动度与死亡无明显相关性。<br>  结论:<br>  1、EVL和EIS都是治疗EVB的有效方法。EVL作为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二级预防总体疗效及安全性优于EIS组。<br>  2、本研究中内镜治疗后再出血的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是影响内镜治疗后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br>  3、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二级预防采用内镜治疗后出现再出血提示患者预后不良。<br>  4、本研究针对患者接受内镜治疗后死亡的多因素分析显示,再出血是影响内镜治疗后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更多
广告
  • 浏览0
  • 下载0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