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论文研究端粒酶基因(hTR、hTRT)、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在乳腺癌前病变-乳腺导管非典型增生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乳腺导管非典型增生上皮的超微结构特征,并与乳腺癌、乳腺导管单纯性增生进行对比,旨在研究端粒酶活性变化及凋亡相关基因在乳腺导管非典型增生上皮细胞癌变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并研究乳腺导管非典型增生上皮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变化规律.结论:1、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端粒酶基因及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2、端粒酶基因在乳腺增生性病变中呈现不同程度的表达,其表达的强度在一定程度上与细胞的恶性倾向有关,检测其表达水平可作为乳腺导管非典型增生组织恶性转化的一个客观观测指标.3、在乳腺导管重度非典型增生组织中检测到p53mRNA表达的缺失、基因突变及bcl-mRNA过表达.4、端粒酶基因(hTR、hTRT)与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表达关系密切.5、乳腺导管非典型增生细胞是从良性向恶性过渡的中间细胞,重度非典型增生细胞超微结构接近乳腺癌细胞,说明这些细胞已具备潜在的恶性趋势.6、乳腺导管重度非典型增生为重要的癌前病变,临床应密切注视临床经过,并应用分子病理学方法监测其发展过程.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0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