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脉搏波传导时间(Pulse wave transit time,PWTT)是人体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生理参数。在许多研究中,学者们尝试利用脉搏波无创检测技术进行无创连续血压的测量。然而,该技术展现了较大的用户差异性,在使用前需要针对每个用户进行校准,大大的限制了该技术的使用。传统的脉搏波传导时间采用心电信号(Electrocardiogram,ECG)的R波峰到指端脉搏波信号(Photoplethysmography,PPG)特征点的时间差进行测量。而这个过程包括了心脏射血前期(Pre-ejection period,PEP)以及脉搏波在动脉、小动脉、微小动脉等的传导时间。而这个过程中某些参数可能和血压并不相关。因此本论文对脉搏波传导时间进行分段特性研究,希望能够改进基于脉搏波传导时间的无创连续血压测量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br> 1)研究桡-指脉搏波传导时间的传导特性,该段传导过程为微小动脉。论文通过运动实验,同步采集心电信号、桡脉和指脉的脉搏波信号,分析运动过程中桡-指脉搏波传导时间的变化趋势特点。结果表明桡脉传导时间(radial artery pulse transit time,r-PWTT)和指脉传导时间(finger pulse wave transit time,f-PWTT)都与R-R间期(R-R interval,RRI)成高度相关,但是运动过程中桡-指传导时间(radial-finger pulse wave transit time,rf-PWTT)无显著变化,且该参数与RRI无明显的相关性,从而推断出桡-指传导时间与血压无关。<br> (2)研究心冲击信号(Ballistocardiogram,BCG),该信号代表心脏有节律的机械运动情况,能够有效的评估射血前期的影响。论文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加速度传感器测量BCG的装置,该装置体积小巧、佩戴方便,可以同步测量ECG、BCG和指脉PPG。对采集的BCG信号进行预处理包括去基线和平滑滤波,并提出一种基于ECG和PPG的BCG特征提取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能有效提取BCG的J波特征。<br> (3)研究BCG在运动恢复期的变化趋势。通过运动实验,同步测量ECG、BCG和指脉PPG,对特征参数进行提取包括心率(Heart rate,HR)、PWTT、R-J间期(R-J interval,RJI)、J波与脉搏波特征点间期(J-P interval,JPI)以及BCG幅度。并对上述特征参数与HR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PWTT、RJI和BCG幅度都与HR高度相关,而JRI与HR的相关性较差。<br> (4)研究分段传导时间与血压的关系。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受试者的PWTT和RJI与血压呈显著相关,有部分受试者的JPI与血压不相关。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采用PWTT和RJI参数作为自变量估算血压优于采用JPI参数,并且PWTT与RJI两种方法性能类似。研究结果表明RJI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指标来计算连续血压。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0
- 被引6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