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直以来,我国都存在着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医疗资源分配和投入不平等的问题,导致城乡居民的健康存在差异。而且,伴随着城乡居民对健康需求的不断增加,造成医疗支出也在不断增长。持续上涨的医疗费用是一个国际性的难题,深入探讨我国城乡居民医疗支出的影响因素,对于控制医疗费用有重要意义。<br> 本文依据Andersen模型,利用中国微观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不同特征城乡居民的健康状况并探讨了城乡居民医疗支出的影响因素,基于分析结论提出改善城乡居民医疗费用不断增加的政策建议。<br> 首先,本文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2006-2011年全国追踪调查数据,对不同特征的城乡居民的健康状况和医疗支出状况进行了描述性的分析。<br> 其次,本文利用最小二乘回归(OLS)对城乡居民医疗支出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论显示:年龄、教育程度、慢性病、疾病严重程度对总体样本居民医疗支出的影响是显著的,且呈现出正相关关系;而婚姻状况、四周患病率、医疗保险对医疗支出的影响是不显著的。对城镇居民来说,受教育程度为大学以上、男性和疾病严重程度对医疗支出具有正的显著性。而农村居民则是受教育水平为初中、患有慢性病和疾病严重程度这几个因素对医疗支出具有正的显著性。<br> 最后,本文在对我国城乡居民医疗支出影响因素有了充分的实证分析和研究的前提下,提出对中老年人的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机制;对慢性病及重大疾病的防御制度和补偿机制;对女性居民提供定期体检和基础妇幼保健服务等政策建议。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46
- 被引5
- 下载13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