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br> 通过观察针刺配合隔药灸脐疗法对肝郁气滞型乳癖(Hyperplasia of mammary glands,MGH)相关指标的影响及其治疗效果,探讨该疗法对肝郁气滞型MGH的临床应用价值,为本病的诊疗发掘出廉简便效的新思路。<br> 方法:<br> 本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到潍坊市中医医院针灸科和中医妇科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肝郁气滞型MGH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普通针刺配合隔药灸脐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法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2周、4周、6周记录患者乳房的疼痛评分、肿块最大直径评分、肿块质地评分、肿块范围评分以及伴随症状评分,于治疗6周后确定最终疗效,并对临床疗效进行判定,分析两组患者各症状评分及临床有效率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br> 结果:<br> 1.治疗组共有病例31例,临床治愈2例,显效16例,有效13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共有病例30例,临床治愈0例,显效9例,有效2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r> 2.两组组内比较: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除乳房肿块质地从治疗4周开始起效外,其余指标均从治疗2周开始起效(P<0.05);对照组除乳房肿块最大直径评分从治疗4周开始起效外,其余指标均从治疗2周开始起效。<br> 3.两组组间比较:乳痛评分在治疗2周和6周后均有显著差异(P<0.05),乳房肿块范围在治疗6周后有显著差异(P<0.05),伴随症状评分在治疗2周、4周、6周后均有显著差异(P<0.05)。<br> 结论:普通针刺和针刺联合隔药灸脐疗法均对肝郁气滞型MGH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都能够减轻乳房疼痛、软化缩小乳房肿块以及减轻其伴随症状。相比较而言,在治疗乳房肿块质地和范围方面,针刺疗法起效略快;在治疗乳痛和肿块直径方面,联合疗法起效略快;且联合疗法在治疗乳痛、乳房肿块范围和伴随症状方面疗效更佳。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0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