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利用功能及结构磁共振的研究方法探索聋哑儿童脑结构及脑功能的异常改变;将神经影像学与行为学测试结果相结合为聋哑儿童执行功能缺陷提供神经影像学相关证据,进一步探讨聋哑儿童执行功能缺陷与其脑结构及脑功能连接之间的关系。<br> 方法:从特殊教育学校招募28名聋哑儿童和28名人口指标匹配的听力正常儿童作为对照。分别选用磁共振基于体素形态学测量(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方法评估聋哑儿童与听力正常儿童在脑灰质体积之间的差异、用基于纤维束示踪的空间统计分析(Tract-Based Spatial Statistics,TBSS)的方法分析聋哑儿童大脑白质纤维素完整情况、采用功能磁共振独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的方法探究聋哑儿童与听力正常儿童脑执行功能网络内连接的差异、用执行功能测试工具评价聋哑儿童与听力正常儿童在各执行子功能间的差异。<br> 结果:(1)VBM研究结果显示聋哑儿童脑灰质体积在左侧角回(ANG.L;MIN coordinates:-48,-72,45;700voxels)、右侧顶上回(SPG.R;MIN coordinates:20,-62,57;594voxels)和左侧枕中回(MOG.L;MIN coordinates:-32,-87,42;782voxels)较听力正常儿童减小;(2)TBSS研究结果显示聋哑儿童部分大脑区域的白质纤维FA值明显低于正常儿童,包括放射冠前部;放射冠上部;胼胝体;左侧扣带回;上纵束;胼胝体膝部;内囊前肢;内囊后肢;内囊豆状核后部;外囊;丘脑后辐射/额枕下束;下长胫神经束。(3)ICA研究结果显示聋哑儿童在左侧眶部额中回/左侧额下回(ORBmid.L/IFG.L;MIN coordinates:-24,21,3;54voxels)功能连接较听力正常儿童减弱;(4)在行为学测试结果中,聋哑儿童在转换功能上较正常儿童存在缺陷,并具有统计学意义[t(42)=2.02,P=0.02<0.05],在抑制功能及刷新功能上聋哑儿童与正常儿童间未发现明显差异。<br> 结论:聋哑儿童在角回、枕中回及顶上回出现灰质体积的减小,在较为广泛的区域出现白质纤维束完整性的破坏。聋哑儿童执行控制网络内出现功能连接减弱。聋哑儿童执行功能存在一定缺陷,其神经机制可能与执行功能相关脑区出现功能连接减弱及部分脑灰质体积减小有关。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0
- 被引1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