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从以下两部分进行了阐述:<br> 第一部分:石蜡包埋组织TNFAIP3(A20)基因编码区测序方法的建立<br> 目的:构建石蜡包埋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tumor necrosisfactor-α induced protein3,TNFAIP3/A20)基因编码区测序方法,为后续的基因突变研究奠定基础。<br> 方法:运用Primer Premier5.0软件设计PCR扩增引物,采用Qiagen DNA提取试剂盒从石蜡包埋组织样本提取DNA,进行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扩增的目标产物,最后将扩增的PCR产物进行DNA测序,测序结果与Genbank(Gene ID:7128)序列进行比对。<br> 结果:设计的引物能够成功扩增出目标条带;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显示PCR扩增条带清晰,未见明显杂带和二聚体;PCR扩增产物测序结果与Genbank(Gene ID:7128)基因编码区序列完全一致。<br> 结论:成功构建了淋巴瘤石蜡包埋组织样本A20基因编码区测序方法,为后续进行A20基因突变研究奠定基础。<br> 第二部分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TNFAIP3(A20)基因突变检测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br> 目的:通过PCR产物DNA测序,检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B-cell lymphoma,DLBCL)组织A20基因编码区基因突变,并探讨该基因突变与DLBCL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br> 方法:收集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0年1月到2012年12月期间住院的DLBCL42例,该组患者有完整病理资料和足够用于基因突变检测的淋巴瘤组织;采用DNA提取试剂盒提取石蜡包埋组织基因组DNA,应用PCR扩增技术和DNA测序法检测A20基因编码区的突变情况,分析基因突变情况,并结合随访资料,探讨A20基因突变与DLBCL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br> 结果:①42例标本中有11例成功检测到A20基因突变,8例是缺失突变,3例是点突变,其中1例是错义突变(同时发生了同义突变),2例为同义突变;检测到的突变类型有G744A(R141H)、A2362G(E680E)、C2047T(S575S)、G2278A(Q652Q)。②非同义突变组(氨基酸序列改变)病例共9例,无突变组病例共33例(包括2例同义突变),突变率为21.4%(9/42)。③检测到突变的外显子包括:2号外显子突变1例;3号外显子突变6例,占基因突变组的66.67%(6/11);7号外显子突变1例,为同义突变;8号外显子突变2例(其中有1例在3号外显子同时发生了错义突变),均为同义突变,9号外显子突变2例。④9例基因突变组中,Non-GCB型6例,GCB型3例;CD10阳性3例,BCL-6的阳性5例,Mum-1阳性9例,BCL-2阳性7例,9例患者Ki-67均≥50%。⑤基因突变组患者一线治疗总有效率为55.6%(5/9),CR率为22.2%(2/9),PR率为33.3%(3/9),SD率为11.1%(1/9),PD率为33.3%(3/9)。<br> 结论:①A20基因突变与部分DLBCL发病可能相关。②A20基因突变以缺失突变为主,缺失位点主要位于3号外显子。③A20基因突变的DLBCL均表达Mum-1,大部分表达BCL-2,增殖指数高,一线化疗反应差。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0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