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恶性肿瘤的分期是评价其严重程度、判断预后和转归、选择合适的初始治疗模式以及个体化手术方案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准确可靠的分期,是实现肿瘤治疗的规范化、个体化、微创化和人文化的重要前提。随着中国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现代影像学检查如MRI、CT等逐渐得到普及。2018年10月,FIGO发布了新的子宫颈癌分期系统,取消了对现代影像学检查用于分期的限制,使其得以在子宫颈癌的分期过程中得到普遍应用。本研究旨在调查分析中国子宫颈癌临床实践中现代影像学检查和临床分期的应用情况,并通过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评价常见现代影像学检查在子宫颈癌临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br> 目的:<br> 1、对FIGO临床分期在中国的应用情况,包括规范性和准确性进行研究。<br> 2、评价常见影像学检查如CT和MRI在子宫颈癌临床分期及各分期参数判定中的应用价值。<br> 方法:<br> 本研究基于中国子宫颈癌临床诊疗大数据库,即“1538”项目数据库。截止2018年12月,该数据库共收集中国大陆37家三级甲等医院的子宫颈癌病例共46313份。<br> 1、提取数据库中子宫颈癌病例的原始临床分期,参照同时期的FIGO分期标准,分析其规范情况。再筛选出符合条件的病例,将其临床分期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分析准确性及不准确的原因。<br> 2、提取数据库中符合初始治疗为手术等条件的子宫颈癌病例,根据其影像学检查和手术病理分别确定影像学分期、影像学联合临床分期和手术病理分期,再以手术病理分期做为参照,对不同类型分期的准确性进行比较。<br> 3、前瞻性收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和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条件的子宫颈癌病例,同法评估影像学检查在临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并总结影像学检查的图像特征。<br> 4、提取数据库中符合条件的ⅠB1~ⅡA2期病例,分别根据影像学检查和手术病理进行ⅢC期分期,然后以ⅢC p为参照,对ⅢCr的准确性进行评估。<br> 结果:<br> 第一部分中国子宫颈癌临床分期的应用情况研究<br> 1、剔除1008例术中术后意外发现的子宫颈癌病例后,在剩余的45305份病例中,共10223份(22.6%)存在分期不规范。分期不规范的类型包括分期不完整如ⅠB期、Ⅱ期等(5534,54.1%)、未进行临床分期(4502,44.0%)、模糊分期如ⅠB2-ⅡA1等(80,0.8%)、与妇检描述不符合(72,0.7%)和术后进行分期修正(35,0.3%)。<br> 2、≥70岁的患者分期不规范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32.1%VS22.1%VS22.3%VS21.5%,P<0.001);外生型中分期规范的比例明显高于非外生型(86.5%VS82.6%,P<0.001).<br> 3、共22353例子宫颈癌纳入分期的准确性评估。临床分期整体的准确率为65.8%,分期偏高发生率为20.8%,分期偏低发生率为13.4%。ⅠA、ⅠB1、ⅠB2、ⅡA1、ⅡA2和ⅡB的分期准确率分别为88.8%、82.7%、74.4%、2l.9%、25.9%和7.2%,分期偏高的发生率分别为0%、.0%、19.3%、67.2%、70.8%和92.2%,分期偏低的发生率则分别为11.2%、17.3%、6.4%、1O.9%、3.2%和0.6%。<br> 4、临床分期不准确的原因依次为:阴道受累(55.8%)、肿瘤最大直径(29.7%)、宫旁侵犯(10.6%)和宫颈实质浸润范围不一致(3.6%)、和膀胱直肠侵犯及远处转移(0.2%)。<br> 第二部分现代影像学检查在子宫颈癌临床分期中应用价值的回顾性研究<br> 1、分别纳入3771例行MRI检查和3562例行CT检查的子宫颈癌病例。<br> 2、在行MRI检查的病例中,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参照,临床分期的符合率为63.1%,MRI影像学分期的符合率为63.9%,MRI联合临床分期的符合率为77.2%。<br> 3、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参照,MRI检查判定分期参数如肿瘤最大直径、阴道受累和宫旁浸润的kappa值分别为0.262、0.041和0.042。<br> 4、在行CT检查的病例中,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参照,临床分期的符合率为65.4%,CT影像学分期的符合率为12.5%,CT联合临床分期的符合率为73.8%。<br> 5、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参照,CT检查判定分期参数如肿瘤最大直径、阴道受累和宫旁浸润的kappa值分别为0.060、0.010和0.009。<br> 第三部分现代影像学检查在子宫颈癌临床分期中应用价值的前瞻性研究<br> 1、共246例患者入组,其中93例行MRI检查,53例行CT检查,100例同时行MRI和CT检查。<br> 2、在行MRI检查的患者中,临床分期、MRI分期和MRI联合临床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66.8%、72.8%和77.7%。<br> 3、MRI检查诊断阴道侵犯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7.50%和87.80%,高于临床分期的37.50%和77.27%。与术后病理阴道受累的一致性强度检验提示MRI检查的kappa值为0.301,P<0.01。MRI定性判定肿瘤最大直径的kappa值为0.538;但MRI对宫旁浸润的诊断效能不理想,2例MRI提示宫旁浸润的病例,术后均未证实,而2例术后病理为宫旁浸润的病例,MRI均未诊断宫旁浸润;MRI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为51.43%,特异性为87.25%,kappa值为0.378,P<0.0001。<br> 4、在行CT检查的患者中,临床分期、CT分期和CT联合临床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66.0%、67.3%和77.1%。<br> 5、CT检查诊断阴道侵犯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0.0%和95.95%,而临床分期为60.0%和81.08%。与术后病理阴道受累的一致性强度检验提示CT检查的kappa值为0.262,P=0.0001。CT定性判定肿瘤最大直径的kappa值为0.404;CT对宫旁浸润的诊断效能同样不理想,CT检查提示宫旁浸润的2例患者,术后均未得到病理证实。CT诊断淋巴结的敏感性为24.00%,特异性为89.06%,kappa值为0.142,P=0.076。<br> 第四部分2018子宫颈癌FIGO新分期中ⅢCr的准确性验证<br> 1、共纳入6662例ⅠB1-ⅡA2期宫颈癌病例,其中961例通过影像学检查判定为ⅢC r期,1133例通过手术病理结果被判定为ⅢC p期。<br> 2、在行MRI检查的病例中,524例被判定为ⅢC r期,563例被判定为ⅢC p期,ⅢC r与ⅢC p期的一致性偏低,Kappa值为0.138,p<0.001。<br> 3、在行CT检查的病例中,428例被判定为ⅢC r期,570例被判定为ⅢC p期,ⅢC r与ⅢC p期的一致性偏低,Kappa值为0.142,p<0.001。<br> 结论:<br> 阴道受累和肿瘤最大直径是导致子宫颈癌临床分期不准确的主要参数。现代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提高子宫颈癌临床分期的准确性,具有应用价值。在中国以往的子宫颈癌临床实践中,影像学检查的诊断效能偏低。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0
- 被引9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