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br> 比较taVNS治疗难治性抑郁症(TRD)与复发性抑郁症(MDD)的临床疗效,进一步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观察治疗中情绪一认知脑网络的变化,探讨临床作用的脑网络机制。<br> 方法:<br> 招募23例TRD患者(TRD组)和]3例复发性抑郁症患者(MDD组),采用华佗牌迷走神经刺激仪(SDZ-IIB,华佗牌,江苏苏州医疗用品公司)给予为期8周的taVNS治疗。治疗前(第0周)及治疗2周末±3天、第4周±3天、治疗结束时(第8周±3天)对患者进行量表观察,评估症状严重度和不良反应。以治疗前后HAMD.17减分率作为主要结局指标。<br> 运用SPSS24.0软件分析临床数据。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首先行各组资料正态性分布分析,如果为正态性分布,进行方差分析,方差齐,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不齐,采用秩和检验。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用均数4-标准差(X±s)表示,不服从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MiQR)表示。两两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LSD-t检验(正态分布且方差齐),Dunnett-t检验(方差不齐)。双侧检验,取α=0.05。<br> 对参与临床研究的无核磁扫描禁忌的13名TRD患者(6名男性,7名女性,平均年龄45.7岁)、11名MDD患者(5名男性,6名女性,平均年龄39.8岁),以及性别、年龄与之匹配的健康志愿者13名(6名男性,7名女性,平均年龄38.6岁),在基线和第8周分别接受静息态磁共振扫描(rs.fMRI)扫描。<br> 图像数据预处理与感兴趣区:采用Matlab平台下的SPM8和DPABI软件处理与分析rs-fMRI数据。作低频振幅(ALFF)及脑功能连接(FC)分析,选择右侧额中回及左侧眶额回作为种子点。<br> 去除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协变量的干扰,采用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和事后检验(Post hoc test)f弘J统计学方法对三组分别提取的低频振幅ALFF统计图的平均值(mean of z-map's)进行统计学差异分析,找到三组之间存在差异的脑区。对fMRI统计结果进行GRF校正,取阈值体素水平P<0.001、簇水平P<O.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提取的时间序列平均值,采用SPSS24.0统计软件,进行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包括TRD组与MDD组,TRD组与正常人,MDD组与正常人。双侧检验,取α=0.05。TRD组、MDD组治疗8周后静息态功能连接(FS-FC)变化:采用配对t检验。对结果进行GRF校正,取阈值体素水平P<0.001,簇水平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Speamlan系数分析法对TRD组、MDD组治疗8周后HAMD-17减分率与脑功能FC变化行相关性分析。<br> 结果:<br> 一、临床研究:试验过程中TRD组脱落3例,因病情加重终止试验1例,实际完成治疗的人数为19例。MDD组因中途服药终止试验者2例,11例实际完成观察与治疗。<br> 1.基线: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及临床量表HAMD-17、HAMA、SDS、SAS、PQSI、RRS、WCST均无显著差异。<br> 2.TRD组疗效分析结果:<br> TRD组患者耳电针联合基础药物治疗8周后,5例临床痊愈(5/19),8例显著进步,4例进步,2例无效,总反应率为89.47%。治疗2周后HAMD减分率为32.78%,4周后为54.21%,8周后62.18%。<br> TRD组治疗2、4、8周后HAMD、HAMA、SDS、S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8周后PSQI、RRS、WCST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br> 3.MDD组疗效分析结果:<br> MDD组患者耳电针治疗8周后,临床痊愈6例,4例显著进步,进步1例,无效0例,总反应率为100%。治疗2周后HAMD的减分率为43.56%,4周后58.9%,8周后75.11%。2、4、8周后HAMD、HAMA、SDS、S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8周后PSQi、RRS、WCST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显示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r> 4.两组比较:<br> TRD组患者病情的复杂性导致降低了临床起效、进步、有效、治愈的患者比例,TRD组的总体临床疗效较MDD组低,在第8周末部分TRD患者未达到临床痊愈状态,但两组总体疗效无显著性差异。<br> 二、机制研究:<br> 1.三组组间ALFF网络基线比较:<br> TRD患者右侧背外侧额上回、左侧楔前叶ALFF值比MDD组更高,右侧背外侧额上回、左侧楔前叶、左侧角回、右侧额中回ALFF值比正常人组更高;<br> MDD组双侧颞下回、右侧岛盖部额下回、左侧三角部额下回、右侧额中回、左侧缘上回、左侧顶下缘角回、左侧眶额回、左侧内侧额上回ALFF值比TRD组更高,双侧颞下回、右侧岛盖部额下回、左侧三角部额下回、右侧额中回、左侧缘上回、左侧眶额回、左侧顶下缘角回、左侧内侧额上回比正常人组更高;<br> 正常人组左侧距状裂周围皮质比TRD组更高,左侧楔前叶;左侧距状裂周围皮质比MDD组更高。<br> 2.治疗8周后脑功能网络的蹦RI研究:<br> 分别以右侧额中回及左侧眶额回为种子点,探索与全脑的功能连接变化。<br> 2.1TRD组治疗8周后rs-FC变化的脑区:<br> 经过耳电针治疗后,TRD组右侧额中回与右侧颞下回、右侧岛盖部额下回、左侧内侧额上回、右侧楔前叶FC增强;左侧眶额回与右侧枕上回FC增强。<br> 2.2MDD组治疗8周后rs-FC变化的脑区:<br> 经过为期8周的耳电针治疗后,MDD患者右侧额中回与双侧内侧额上回FC增强,左侧眶额回与右侧颞下回FC增强。<br> taVNS调节了TRD、MDD不同的认知、情绪以及DMN的功能活动。<br> 3.临床疗效与脑功能变化相关性分析<br> TRD组治疗8周后左侧眶额回.右侧枕上回的FC增强与HAMD-17减分率呈显著正的秩相关。MDD组未发现相关性(P>O.05)。<br> 结论:<br> 1.耳电针治疗难治性抑郁症及复发性抑郁症均有效,但有对复发性抑郁症的效果更好的趋势;<br> 2.耳电针改善了焦虑、睡眠及认知障碍的临床症状;<br> 3.抑郁症患者的情绪、认知脑功能存在异常;<br> 4.耳电针调制了抑郁症的认知.情绪网络、默认网络的功能可能与疗效有关。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0
- 被引1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