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脑性瘫痪病人在颈总动脉外膜交感神经网剥脱术前后血清肽类神经递质IGF-1的改变情况及与其运动功能的分级和生长发育之间关系。为颈总动脉外膜剥脱术对于脑瘫的治疗机理及治疗方式提供诊治依据。<br> 方法:纳入2019年8月-2020年1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瘫中心收治的77例脑性瘫痪患儿,行单侧CPVS手术治疗的研究对象。在术前、术后7天出院前评估临床表现并复查血清学检查IGF-1水平,分析相关临床资料,进行探讨颈总动脉外膜交感神经剥脱术对脑瘫患儿血清IGF-1的变化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br> 结果:脑瘫病患儿血清学IGF-1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同龄儿童,普遍低于参考值的下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能够有效改善肢体功能(P<0.05)。患儿术后血清IGF-1值比较在治疗前大幅度的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r> 结论:颈总动脉外膜交感神经网剥脱术通过GMFM-88评分能够评价其功能提升情况是能够改善脑瘫患儿肢体功能的手术治疗方式,术后IGF-1水平尽管仍普遍低于同龄儿童参考值中位数,但基本处于正常参考值范围,能够帮助患儿恢复部分生长发育能力。对于临床工作中生长发育迟缓的脑瘫患儿建议完善IGF-1检查,若显著低于同龄参考值水平,建议行手术治疗改善肢体功能及生长发育。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0
- 被引1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