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文献
  • 知识库
  • 评价分析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医学文献>>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柴黄鼻腔喷雾剂的药学研究

摘要目的:<br>  柴胡黄芩制剂具有清热解毒功能,广泛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引起的发热等症。但存在剂型不合理、质量不稳定、起效慢、不适宜于儿童等不足。本文开展了柴黄新剂型鼻腔喷雾剂的研究,包括提取和制剂工艺、质量标准、稳定性和初步药效学,从而为其新药注册和申报奠定基础。首先以柴胡挥发油和黄芩苷的得率为指标,优化药材的提取工艺;在此基础上,采用药效学实验筛选柴胡和黄芩的最佳配比,并确定了处方的制备工艺,进行了中试放大验证;随后建立了柴黄喷雾剂的质量标准并对制剂的稳定性进行考察。研究结果为该产品的新药开发和中药鼻腔给药制剂的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和可借鉴的思路。<br>  方法:<br>  首先开展了药材的提取工艺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水蒸气蒸馏法对柴胡挥发油的提取工艺。考察因素包括加水量、浸泡时间、初馏液收集量、重馏液收集量和最后的浓缩时间,以紫外分光光度法以及气相色谱法测定的挥发油含量为指标,得出最优的提取效果。同时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苷的含量为指标,单因素考察提取次数、加水量、提取时间等对黄芩苷提取效率的影响,得出最佳提取方案。<br>  随后进行了喷雾剂的处方研究。在柴胡挥发油蒸馏液中加入不同辅料以及增溶剂使溶解,重点解决柴胡挥发油的增溶问题。设计三水平四因素L9(34)正交试验考察混合增溶剂吐温-80、丙二醇、Transcutol P的使用比例,以制剂的澄明度以及纤毛毒性为指标。通过调节制剂的pH改善黄芩苷的溶解度。以动物药效学实验筛选出黄芩苷与柴胡挥发油的比例,进一步筛选处方,制成喷雾剂。通过中试放大实验,证明了制备工艺的可行性。<br>  在此基础上,以中试样品为对象,进行了质量标准研究。按照《中国药典》2020版喷雾剂、滴鼻剂项下要求进行制剂的检查。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柴胡挥发油以及黄芩苷进行定性鉴别,分别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苷的含量,和气相色谱法测定柴胡挥发油成分含量的方法,并进行了系统的方法学验证。<br>  为考察制剂的稳定性,以外观性状、pH值、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等为指标,进行制剂的长期稳定性试验,每隔一定时间抽检样品,进行质量检查,以评价柴黄鼻腔喷雾剂的稳定性。<br>  还开展了初步的制剂药效学研究。采用干酵母造模的大鼠发热模型和二甲苯小鼠炎症模型,分别考察柴黄鼻腔喷雾剂的解热和抗炎作用,评价制剂的药效。<br>  结果:<br>  通过工艺研究,确定柴黄鼻腔喷雾剂中柴胡的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工艺以及黄芩的提取纯化条件,优选得到最优提取方案。采用大鼠发热模型以及小鼠耳肿胀炎症模型,对制剂中柴胡挥发油和黄芩苷的比例进行了药效学筛选。结果表明,柴胡与黄芩生药比为15∶1时,其解热抗炎的效果最佳。采用正交试验,以纤毛刺激性和澄明度为评价指标,对符合增溶剂的组成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1%聚山梨酯-80、10%丙二醇、15%Transcutol P对挥发油增溶效果显著,且对鼻纤毛的刺激性较小。建立了制剂的质量标准,进行了柴胡挥发油以及黄芩苷的薄层色谱鉴别,斑点分离效果良好,无干扰,方法专属性较强。建立了黄芩苷的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以及柴胡挥发油中指标性成分正己酸、正庚酸、4-甲氧基苯乙酮的气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方法学考察,试验结果均符合要求。根据含量测定的结果,制定了黄芩苷、正己酸、正庚酸、4-甲氧基苯乙酮的含量限度,暂定本品每毫升含黄芩以黄芩苷计,不得少于60.85mg;含柴胡挥发油以正己酸、正庚酸、4-甲氧基苯乙酮计分别不得少于0.0204mg、0.2361mg、0.0052mg。柴黄鼻腔喷雾剂经过3个月的稳定性考察,初步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其性状、pH、相对密度、以及含量测定均符合要求,本品在3个月内基本稳定。初步药效学试验,结果表明,柴黄鼻腔喷雾剂的解热作用前3小时效果良好(p<0.01),小鼠抗炎试验效果良好(p<0.05)。<br>  结论:<br>  本研究优选得到合理可行的药材提取纯化工艺和制剂成型工艺,建立了可靠的高效液相色谱与气相色谱质量标准检验方法,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柴黄鼻腔喷雾剂的药物疗效。本实验所建立的质控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行,专属性好,精密度高,重复性好,可作为柴黄鼻腔喷雾剂的质量控制方法。稳定性结果表明,本品质量稳定。初步药效学试验证明,本品疗效良好。

更多
广告
  • 浏览0
  • 下载0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