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文献
  • 知识库
  • 评价分析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医学文献>>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老年人群嗅觉障碍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及其机制研究

摘要本文从以下三部分进行阐述:<br>  第一部分农村老年人群嗅觉障碍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br>  目的:<br>  嗅觉障碍是指嗅觉减退和嗅觉缺失。本研究是首个基于中国农村地区老年人的关于嗅觉障碍的流行病学研究,目的是评估中国农村老年人群嗅觉障碍的患病率和影响因素。<br>  方法:<br>  本研究为基于人群的横断面研究,纳入了中国延缓老年痴呆和失能的随机化对照多模干预研究(Multidomain INterventions to delay Dementia and disability inrural China study,MIND-China study)的4514名受试者(年龄≥65岁,56.7%为女性)。应用Sniffin’Sticks嗅觉识别测试(Sniffin’Sticks Identification Test,SSIT)评价嗅觉识别功能。SSIT得分≤10分定义为嗅觉障碍,8.10分定义为嗅觉减退,0-7分定义为嗅觉缺失。应用多因素逻辑回归模型检测嗅觉障碍的影响因素。<br>  结果:<br>  嗅觉障碍的患病率为67.7%,其中,嗅觉减退和嗅觉缺失的患病率分别为35.3%和32.5%。嗅觉障碍(包括嗅觉减退和嗅觉缺失)、嗅觉缺失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而嗅觉减退的患病率并没有随年龄增长而增长。<br>  多因素调整的逻辑回归结果显示:文盲(OR=2.10;95%CI1.69-2.61)、小学文化水平(1.41;1.18-1.70)与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相比,目前吸烟(1.30;1.01-1.67)与从不吸烟相比、痴呆(4.21;2.23-7.94)、脑外伤(1.68;1.23-2.30)、鼻部疾病(1.44;1.14-1.83)与更高的嗅觉障碍患病率相关。而超重(0.86;0.74-0.99)、肥胖(0.73;0.61-0.87)与较低的嗅觉障碍患病率相关。文盲、男性(与非文盲、女性相比),文盲、患有糖尿病(与非文盲、没有糖尿病相比)的嗅觉障碍优势比增加了两倍以上(交互作用p<0.05)。<br>  结论:<br>  嗅觉障碍影响了约2/3的中国农村老年人群。高嗅觉障碍患病率与文盲、目前吸烟、痴呆、脑外伤、鼻部疾病相关,低嗅觉障碍患病率与超重或肥胖相关。<br>  嗅觉障碍作为老年人群神经退行性疾病潜在的临床标志物值得进一步探索。<br>  第二部分农村老年人群嗅觉障碍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分析<br>  目的:<br>  嗅觉障碍与临床环境中的痴呆相关。研究旨在探索嗅觉识别功能与全因痴呆、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的关系。大多数痴呆人口生活在中低收入国家,而这些地区特别是在偏远农村地区的人群中,痴呆患者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和严重诊断不足。因此,一个简短而可靠的工具对于检测痴呆至关重要。这项基于人群的大样本研究评估了SSIT、AD8问卷(Ascertain Dementia8-item Questionnaire)及其两者组合对中国农村老年人痴呆检测的区分效能。<br>  方法:<br>  此研究纳入了中国农村地区的4481名参与者(年龄≥65岁;56.8%为女性;38.1%为文盲)。研究应用包含16种气味的SSIT评估嗅觉识别功能,应用AD8问卷对参与者的认知状态进行自评,并依据国际标准诊断痴呆、AD和VaD。采用逻辑回归模型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进行数据分析。<br>  结果:<br>  在4481名参与者中,139人(3.1%)被诊断出患有痴呆,其中92人诊断为AD,42人诊断为VaD。<br>  在调整多个变量之后,SSIT得分对全因痴呆的OR值为0.83(95%C10.79-0.88),对AD为0.84(0.79-0.90),对VaD为0.79(0.71-0.87)。<br>  单独应用SSIT(临界值:评分≤8)区分有无痴呆的曲线下面积为0.73(95%CI:0.69-0.77),单独的AD8(临界值:评分≥3)区分有无痴呆的曲线下面积为0.86(0.82-0.89),将SSIT和AD8使用逻辑回归模型进行组合区分有无痴呆的曲线下面积为0.89(0.86-0.92)。<br>  结论:<br>  嗅觉障碍是全因痴呆、AD和VaD的临床标志物。气味识别测试与简短的认知自评筛查工具相结合,可准确的筛查未受教育或受教育程度有限的中国农村老年人的痴呆。<br>  第三部分农村老年人群嗅觉障碍与认知功能的机制研究<br>  目的:<br>  嗅觉功能可能在痴呆过程早期阶段受损,因此,嗅觉测试可能有助于识别痴呆风险增加的老年人。然而,既往研究嗅觉功能与认知关系的研究很少在农村社区老年人中进行,且嗅觉与特定认知域的关联仍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老年人嗅觉障碍与轻度认知障碍以及各分认知域的关系。并探讨嗅觉障碍与淀粉样蛋白病理、白质病变和神经退行性变的血浆和神经影像生物标志物的关系。<br>  方法:<br>  这项基于人群的横断面研究包括来自MIND-China研究的4214名非痴呆参与者(年龄≥65岁;56.0%为女性),他们在2018年3月至9月期间完成了相应检查。使用SSIT评估嗅觉识别功能。使用中文版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估整体认知功能,并使用神经心理学测试成套量表评估记忆、语言、注意力和执行功能四个分认知域。依据Petersen标准来定义轻度认知障碍。在血液标志物子样本中(样本量=1054),使用单分子阵列(single molecule array,Simoa)技术测量了血浆p淀粉样蛋白40(amyloidβpeptide40,Aβ40)、Aβ42、总tau蛋白和神经丝轻链(Neurofilament light chain,NfL)的浓度;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标志物子样本中(样本量=917),量化了海马体积、内嗅皮层体积、阿尔茨海默病特征性皮层厚度和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WMHs)体积。文章使用逻辑回归模型、一般线性回归模型、中介模型分析数据。<br>  结果:<br>  在4214名参与者中,1102人(26.2%)被诊断为MCI(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其中931人被诊断为遗忘型MCI(amne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aMCI),171人被诊断为非遗忘型MCI(non-amne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naMCI)。嗅觉障碍(嗅觉减退和嗅觉缺失)与MCI、aMCI和naMCI的可能性增加呈剂量反应相关(趋势p<.001)。<br>  多元一般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年龄、性别、教育水平后,SSIT得分与MMSE得分(β=0.29,95%CI0.25-0.34)、记忆z-score(β=0.05,95%CI0.04-0.06)、语言z-score(β=0.05,95%CI0.04-0.06)、注意力z-score(β=0.04,95%CI0.04-0.05)、执行功能z-score(β=0.04,95%CI0.03-0.04)均相关。<br>  在血浆生物标志物或M对标志物子样本中,嗅觉缺失(SSIT得分0-7)与血浆总tau(人口统计学调整的β=0.26:95%CI=0.12-0.41)和NfL(0.12;0.04-0.19)显著相关,和海马体积(-0.13;-0.23--0.04)、内嗅皮层体积(-0.08;-0.14--0.02)以及WMHs体积(0.18;0.07-0.29)显著相关,并且与阿尔茨海默病特征性皮层厚度边缘相关(-0.02;-0.05-0.00,p=0.08),但嗅觉缺失与血浆Aβ浓度无关(p>0.05)。<br>  M对指标(脑白质高信号体积、海马体积、内嗅皮层体积)在嗅觉缺失和MCI的相关性之间起到中介效应(12.8%)。<br>  结论:<br>  嗅觉缺失是痴呆前驱阶段的临床标志物。较高的嗅觉识别能力与较低的MCI及其亚型可能性相关,与更好的整体认知功能、注意力、记忆、语言、执行功能均相关。脑白质病变和神经退行性变的常见神经病理学改变可能是老年人的嗅觉缺失和MCI相互联系的机制。

更多
广告
  • 浏览59
  • 下载32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