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索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应用单根细管行术后胸腔引流的临床效果。<br>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行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患者,共计纳入患者116例,年龄28~80岁,其中男性50例,女性66例。根据术后放置胸管的不同分为手术切口单根24F沟槽负压管组(单管组,n=54)和一根手术切口24F沟槽负压管联合一根腋后线第八肋间8F猪尾巴管组(双管组,n=62),比较两组病人的一般情况、术后第一、二天胸腔引流量、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止痛剂应用次数、术后24及72h疼痛评分、术前及术后24h血清C.反应蛋白、复查胸水深度和再次置管率。<br> 结果:两组患者基线一致,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术后第一天及二天引流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查胸水B超深度和追加穿刺置管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管组术后24h疼痛评分[(3.73±0.52)vs.(3.13±0.34);t=-7.42,P=0.01]、术后72h疼痛评分[(2.94±0.51)vs.(2.61±0.49);t=-3.49,P=0.01]高于单管组,但两组术后止痛剂应用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血清C-反应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4.79±6.73)vs.(81.78±9.48);t=0.90,P=0.37],但双管组术后24h血清C-反应蛋白[(84.79±6.73)vs.(81.78±9.48);t=-1.99,P=0.04]高于单管组<br> 结论:单根沟槽负压引流管对于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胸腔引流效果相当于双管引流,不增加引流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能够降低术后胸管刺激的疼痛和炎症应激反应,有利于病人术后活动和恢复,加快术后康复速度。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0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