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br> 以亚健康态失眠人群为研究对象,以口服右佐匹克隆为对照,观察头部按跷联合中药治疗亚健康态失眠的临床疗效,优化亚健康态失眠疗法,丰富亚健康态失眠治疗思路。<br> 方法:<br> 采用简单随机法,将纳入的64例亚健康态失眠受试者平均分为试验组(头部按跷联合中药组)和对照组(右佐匹克隆组),每组32例。试验组予以头部按跷联合中药治疗,头部按跷每日1次,每周连续治疗5次,休息2日;中药助眠汤口服,每日1剂,分3次口服;对照组予以右佐匹克隆片,每日1mg睡前服用。两组连续治疗2周,治疗结束后2周随访。所有受试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PSQI)、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评分,随访时再次对PSQI量表进行评分,运用SPSS25.0软件分析相关数据。<br> 结果:<br> 1.基线比较:基线资料两组具有可比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br> 2.临床疗效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5%、86.7%,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愈显率分别为65.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r> 3.PSQI评分比较:(1)组内比较:治疗前后的总分及各分项得分比较,两组均有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与治疗结束时比较,试验组总分及各分项评分不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的PSQI总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方面得分上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r> (2)组间比较:治疗后,试验组PSQI总分、睡眠障碍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入睡时间评分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与治疗后比较,试验组在改善PSQI总分、睡眠质量、睡眠障碍及日间功能障碍等方面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r> 3.SDS及SAS评分比较: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SDS及SAS评分均有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在治疗后的SDS及SAS评分改善优于右佐匹克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r> 4.两组安全性及依从性均无明显差异(P>0.05)。<br> 结论:<br> 1.与口服右佐匹克隆比较,头部按跷联合中药治疗亚健康态失眠的愈显率更高。<br> 2.在改善睡眠质量、睡眠障碍及日间功能障碍方面,头部按跷联合中药疗效优于口服右佐匹克隆。<br> 3.在改善亚健康态失眠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方面,头部按跷联合中药优于口服右佐匹克隆。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0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