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br> 子宫肌瘤是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对女性的生活质量及健康均有影响,其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手术、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等,不同方法各有优缺点。有研究证实了HIFU在症状缓解、生活质量改善、恢复和显著并发症方面优于手术。本研究通过探讨了单发性子宫肌瘤的核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特征与HIFU治疗效果的相关性,总结不同疗效的MRI特征是否有差异。为子宫肌瘤HIFU治疗疗效提供依据,从而实现筛选子宫肌瘤HIFU治疗适宜人群的目的。<br> 方法<br> 收集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在遂宁市中心医院HIFU治疗中心的200例单发性子宫肌瘤患者。根据HIFU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消融率是否>70%分为充分消融组112例,非充分消融组88例。收集的资料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分析指标,包括年龄、身高、体重、术前MRI影像学表现的肌瘤体积、肌瘤的T2WI信号、肌瘤前缘到腹壁的距离、肌瘤深面距骶尾部的距离、肌瘤位置、肌瘤类型、子宫大小及子宫位置,分别比较充分消融组和非充分消融组以上指标,分析肌瘤消融率与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br> 结果<br> 1.一般资料比较:两组间年龄、身高、体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年龄、身高、体重与子宫肌瘤消融率无相关性;<br> 2.两组间肌瘤体积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瘤体积与子宫肌瘤消融率有相关性;<br> 3.两组间肌瘤前缘到腹壁的距离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瘤前缘到腹壁的距离与子宫肌瘤消融率有相关性;<br> 4.两组间肌瘤位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瘤位置与子宫肌瘤消融率有相关性;<br> 5.两组间子宫肌瘤T2WI信号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WI与子宫肌瘤消融率有相关性;<br> 6.两组间子宫位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位置与子宫肌瘤消融率有相关性;<br> 7.两组间肌瘤深面距骶尾部的距离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瘤深面距骶尾部的距离与子宫肌瘤消融率无相关性;<br> 8.两组间肌瘤类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瘤类型与子宫肌瘤消融率无相关性;<br> 9.将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指标纳入模型中,其中包括肌瘤体积、肌瘤前缘到腹壁的距离、肌瘤位置、T2WI信号、子宫位置。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肌瘤体积、肌瘤前缘到腹壁的距离、T2WI信号及子宫位置均与子宫肌瘤消融率有相关性。<br> 结论<br> 1.子宫肌瘤体积越小、肌瘤前缘到腹壁的距离越小,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消融率越大;<br> 2.位于子宫前壁的肌瘤HIFU治疗的消融率大于位于子宫侧壁及后壁的消融率;<br> 3.T2WI信号为低信号的肌瘤HIFU治疗的消融率大于等信号、高信号及混杂信号的肌瘤;<br> 4.子宫位于前位HIFU治疗肌瘤的消融率大于子宫呈水平位及后位;<br> 5.肌瘤体积、肌瘤前缘到腹壁的距离、T2WI信号、子宫位置是消融率的独立影响因素。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0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