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文献
  • 知识库
  • 评价分析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医学文献>>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萘醌类天然产物Naphthospironone A的不对称全合成研究

摘要Naphthospironone A是2010年由朱华结和文孟良课题组从云南大屯锡尾矿中一种拟诺卡氏放线菌的培养液中分离得到的新型萘醌类天然产物。该天然产物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及抗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的活性。不同于已经报道的萘醌类天然产物,Naphthospironone A具有独特的螺[二环[3.2.1]辛烷-吡喃]的笼状分子骨架并且含有五个连续的手性中心,其中四个为氧杂的季碳手性中心。该天然产物合成难度较大,迄今为止只有一例研究完成了其ABD环模型结构的消旋体合成。<br>  本论文在逆合成分析的基础上对Naphthospironone A的不对称全合成路线展开了探索。首先对课题组前期探索的螺环内酯中间体合成路线进行优化,采用汇聚式合成路线,利用连续的两步偶联反应将萘醌与C、D环片段连接,再利用环氧化和酸性条件下的环氧开环-内酯化高效构筑D环,得到了关键螺环内酯中间体。本论文又以该螺环内酯中间体为基础探究了一系列合成分子笼状骨架的策略,分别探索了先导入19位羟基再环化和先环化再导入19位羟基的两种路线,并最终成功通过溴代螺环内酯在氢化条件下还原脱溴引发的双键迁移和碱性条件下的分子内aldol反应实现了分子骨架的构筑,进而通过Mukaiyama水合反应成功导入了 19位羟基。本论文还进一步探究了 D环双键的导入策略,最终选择在溴代螺环内酯中间体中引入苯硫基并在环化形成分子骨架后氧化消除得到D环双键,进而最终以17步最长线性步骤实现了 Naphthospironone A的首次不对称全合成。<br>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成功实现具有复杂笼状骨架的Naphthospironone A的全合成,为下一步构效关系研究和结构优化提供了基础,也为其他聚酮类天然产物的合成提供了参考。

更多
广告
  • 浏览0
  • 下载0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